• 2阅读
  • 0回复

舒斯托夫:用镜头认识世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07-02

    【俄罗斯《旅伴》月刊文章】题:用镜头认识世界
    俄罗斯杰出的摄影家舒斯托夫始终记得,他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作品是从废纸筐里“抢救”出来的……
    舒斯托夫数次获得国际权威性大奖,其中包括“金眼睛”奖,该奖项在摄影界的地位可与电影界的“奥斯卡”奖相提并论。他的作品频频刊登于颇有声望的《生活》杂志、《时代》周刊、《巴黎竞赛画报》和《明星》画刊。就连外国人难以涉足的“禁区”,他也能和《生活》杂志的记者通力合作,出色完成编辑部交给的各项工作。
    舒斯托夫开始职业摄影生涯很晚。他出生于1926年,很小就表现出对艺术的喜爱:能画一手好画,还爱演戏。但这美好的生活由于残酷的战争而中断了。1944年,舒斯托夫响应共青团的号召成为志愿军,在苏联、土耳其边境服役,6年后,他复员回到巴库。几经辗转,继承父业,成了地质工作者。
    50年代末,巴库各民族关系恶化,舒斯托夫来到了莫斯科。他一时找不到可心的工作,为挣钱糊口,操起了自幼就喜爱的照相机。这相机还是舒斯托夫的母亲用他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扮演角色的钱买给他的。后来无论舒斯托夫上前线,还是读大学,相机都伴随着他。在来莫斯科之前,舒斯托夫就有一些摄影作品在当地报纸发表。
    舒斯托夫先在塔斯社,后在新闻社供职。他在新闻社干了34年,为采集体现苏联生活的照片,他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舒斯托夫很快就成了新闻社里出类拔萃的摄影师,受命为赫鲁晓夫拍新闻照片,他跟着喜爱旅行的赫鲁晓夫去了不少国家,顺便也拍到了各国普通人的生活。其中许多照片收集在莫斯科几年前出版的《创作影集》当中。
    舒斯托夫是不少历史事件的见证人。还亲眼见到了秘鲁地震,但他不愿拍摄苦难中的人民,因为他觉得这样做可能会给受难者心灵造成创伤。
    舒斯托夫最喜欢拍大自然中的人,他的第一幅获奖作品就取材于此。当时他在贝加尔湖出差,因天气突然变坏,只好和同伴一起留在岸上露天过夜。清晨,舒斯托夫看到晴朗的天和睡在渔船中的友人,情不自禁地按动了快门……可编辑部主任并不欣赏这张照片,信手将它丢进了废纸筐,不幸中的万幸是废纸筐还未被清理掉,舒斯托夫赶紧把它拿了出来。后来,这幅作品在荷兰的国际摄影比赛中获大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