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纽约时报》报道:九十年代的中国大学生真诚爱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05-02

    【美国《纽约时报》4月23日报道】题:中国90年代大学校园模式:真诚爱国(记者帕特里克·泰勒发自北京)
    某个下午,南京大学绿树成荫的校园里,学生们在散步,一位外国来访者向大学生们提问。一名男生答道:“恕我直言,我不认为美国对中国非常友好。你们最近毕竟把两艘航空母舰开到距我国海岸只有数百英里的水域。”他举止非常友好,但话锋犀利。
    经贸系的这位学生今年22岁。他在以一种反映出今日中国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看法时显得是那样的郑重其事。
    他说:“我国政府一再声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不应干涉中国的内政。在我看来,美国充当世界宪兵的作用是荒谬的。这不关你们的事,你们干吗多管闲事?”他又说中国有句谚语,把多管闲事叫作“狗拿耗子”。
    他的这番话及其同班同学的讲话表明,就像美国人如今更不愿意往最坏处去想中国对台湾的意图那样,看来,中国人同样也不愿往最坏处去想美国的意图。
    一位专攻德语的女学生说:“我不认为美国希望看到世界上出现另一个苏联。换句话说,它不希望出现另一个超级大国,或者是与它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国家。”
    如今,许多中国人表达了类似的抱怨,认为在华盛顿扬言就中国出现的盗版行为要对中国实行贸易制裁的背后,在美国就人权问题施加压力的背后,以及在美国和欧洲反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后,存在着一种遏制中国的战略,阻止它成为亚洲大国。
    北京全力以赴争办2000年夏季奥运会失败后,不少人把这一失败归罪于美国。
    就在离这个校园不远的地方,每天都有大批的小学生乘车前来参观为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军杀害的死难者而修建的博物馆。
    据这家博物馆的馆长说,在过去三年中来博物馆参观的人数增加了一倍还多。
    馆长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在努力使国家变得更强大的同时,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使他们忘记历史。”
    他说:“我们要把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凝聚力,因为中国需要稳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