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中俄建立信任伙伴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05-01

    【俄罗斯《红星报》4月27日述评】题:俄罗斯需要信任的伙伴关系(作者该报观察家戈尔茨)
    这一周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取得的成果方面。此次访问说明,俄中两国已进入信任的伙伴关系时期,这种伙伴关系的目的是在21世纪实行战略协作。
    最近几年来在谈到同某些大国的相互关系时,“战略伙伴”这个词用得很多,然而却没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后来,一些被宣布为战略伙伴的国家在采取行动时根本就不考虑俄罗斯的利益,甚至常常违背俄罗斯的利益,于是莫斯科就有人抱怨说:“怎么会这样,不能这样来对待战略伙伴。”
    显然,上面说的伙伴关系不单单是俄罗斯应当同所有国家建立的那种良好关系的同义词。这种伙伴关系要求国与国之间长期地相互关照,甚至要求有共同的或相近的发展战略目标。莫斯科同美国的关系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麻烦,美国公开宣布充当世界领袖是它对外政策的主要目的。
    把伙伴关系称作信任的伙伴关系并非偶然。使每一个国家能够理解别的国家正在解决的那些问题的深刻意义,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类似的问题。我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中就存在这种前提。例如,北京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它对台湾拥有主权。在俄中联合声明中,中国表示支持俄罗斯为保卫国家的统一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认为车臣问题是俄罗斯的内政。莫斯科自然也坚定地重申了自己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罗斯还始终认为,西藏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共同认识到相互间的问题,自觉地放弃在伙伴关系中充当教师爷,甚至是裁判员角色的企图,这些也都要求表现出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有助于最终解决复杂的国际问题。
    现在,核大国之间已经不再以导弹相威胁了。但是,世界上仍然有不少危机局势。必须协调自己的行动,采取共同立场,这二者也要求同俄罗斯在亚洲的重要伙伴保持直接联系。
    但是,不能在两国密切的伙伴关系和军事同盟二者之间划等号。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中国都认为,这种要求有十分具体的敌人的同盟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在欧洲和亚洲应当由包括所有国家在内的安全机构来取代军事同盟。这种机构的基础不应是联合防御的义务,而是安全保障。要作出如下保障: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要以武力解决争端。这种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军事信任措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中国五国领导人签署的在原苏中边界地区加强军事信任的协定,对亚洲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意义。实质上,一种保障亚洲安全的崭新形式即将发挥作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