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中国大陆资讯业振翅起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02-27

    【台湾《中国时报》2月2日报道】题:大陆资讯业振翅起飞中(记者闵大洪)
    大陆资讯业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产业。
    据粗略统计,1995年大陆个人电脑产值超过500亿元人民币,销售额超过530亿元,分别比1994年的384亿元和407亿元增长30%以上。出口为45亿美元,比1994年的28亿美元增长60%以上。1980年,大陆销售个人电脑机仅几百台,全部电脑产品销售额为5.2亿元。1994年,个人电脑机的销售量则达到71.8万台,同年底,全社会的个人电脑机拥有量已达到211万台,大、中、小型机的拥有量是1.8万台。据估计,1995年个人电脑机的销售量超过100万台,累计装机310万台。伴随电脑业的发展,像联想、长城、方正、浪潮等一批企业集团形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们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实力也日见雄厚。
    目前大陆在资讯化方面,主要是推进“三金”工程(即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简称金桥工程;国家对外经济贸易信息网,简称金关工程;电子货币工程,简称金卡工程)的建设,后来一些部门在资讯网络的建设上又陆续推出金税、金卫、金建工程等等。其中金桥工程是基础,其他“金”字头工程均是在“金桥”上运行的应用工程。1993年3月,金桥工程作为大陆建设的重点项目开始启动。1995年11月,第一阶段的目的实现,开通了国家信息中心与24个省、市信息中心的联网资讯业务。金桥工程采取“天地一体”的网络结构,即天上卫星网和地面光纤网在统一的网管系统下互联互通,互为补充、互为备用,是一个资讯网、多媒体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增值业务网(VAN),它将采取滚动向前的方式发展。这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对大陆内外的众多厂商来说,这的确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化工学院以科研为目的相继建立了三个互联网络国际出口。据《中国计算机报》的大约统计,1995年大陆进入互联网络的用户已达上万,估计1996年用户将达到10万。
    1995年10月20日大陆首家电子日报《中国贸易报电子版》举行了开播演示。这张电子报纸采用汉英双语(目前中文10000字,英文5000字),每天用中央电视台图文电视、全国电子邮件网,以及送入互联网络三种方式提供给读者。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