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欣贝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12-01

    1995年11月4日,星期六,是犹太人的安息日,也是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这天,一名刺客近距离行刺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虽然保卫人员制服了凶犯,但拉宾救治无效。全国、全世界震惊。人们纷纷指责国家安全总局“犯了不可饶恕的重大错误”。
    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简称“希贝赫”或“欣贝特”(该局希伯来文缩写音译),是以色列五大情报组织之一,成立于1948年。该局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内、外部间谍的破坏活动和不正当的暴力行为等;该局有权采取各种保安措施,对在敏感部门任职的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确定国家重要设施、机构及党政要员的保安原则;该局可以采取攻击手段,打击敌对行动人员的非法活动。该局被认为是一个效率极高,成绩卓著的机构,声誉很好。1972年三名日本赤军分子用机枪扫射本—古里安机场旅客大厅,死伤百余人。事发后,总局加强防范,本—古里安机场已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际机场之一。中东和平进程深入,巴勒斯坦的恐怖活动升级,该局采取一切措施把恐怖活动减少到最低限度。然而,现在没有保护好拉宾。一位该局的高级官员说:“领袖被杀,任何说词都是无用的!”
    总局有一个非常专业化的处“重要人物保卫处”,负责保卫党政要员和来访的贵宾。保卫处的成员是以色列军队中的精英,从战斗部队选拔上来的军官,个个身材魁梧,机警灵活,反应敏捷。从开车、使用各种枪支,到操纵先进通讯工具,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上岗前,除专业技术训练外,主要是“牺牲自己,拯救被保护者”的思想教育和动作训练:面对拔出的手枪,快速插到手枪与被保护者之间,用身体挡住子弹,或者迅速把被保护者按倒地下,用身体护住被保护者,如情况允许,立即撤离现场。这种训练要熟练到成为本能的条件反射,不允许有丝毫延误。警卫工作是危险、紧张、刺激的,但人员的反应能力极易“疲劳”,因此这个处经常吐故纳新,一般只能在这个处工作五年,最长不超过七年。离开该处的人员可以在总局担任其他工作,离开总局的人员可得到一笔丰厚的奖金,但他们对该处的工作必须守口如瓶。
    在以色列,保卫要员的传统做法是三层保护圈。第一圈:外卫圈,把现场与外界隔开,监视现场情况。包括控制交通路口,阻止车辆进入现场;在现场各路口设置障碍物,盘查进入现场的群众;现场四周的房顶或高层建筑的窗口有荷枪实弹的人把守,使整个现场处于严密监视之下。如需要,还应有武装直升机在现场上空盘旋。第二圈:近卫圈,把现场群众与受保护人隔开,使群众无法近距离面对受保护人。第三圈:“无菌圈”,这是警卫工作最后的防线,任何无关人员都不应突破此圈。从理论上讲,这个圈应该保持“合理的半径”,就是说警卫人员与受保护人之间应保持合理的距离,以确保受保护人在手枪的有效射程之外;这个圈还应该是“密封的”,从任何角度都不能危害到受保护者。但是以色列安全专家认为:“这在实践中是难以做到的。”也就是说,“无菌圈”是有漏洞的。拉宾遇害,就是在这一圈上出了问题,它既没有“合理的半径”,也没有“密封”。事后,安全专家说,如果拉宾快走几步,进入汽车,那么阿米尔的阴谋就不能得逞,因为拉宾的座车是刚进口的最新式的防弹汽车。
    如果指责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警惕性不高、麻痹大意,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失公道。在11月4日和平集会前的一两个月中,一些犹太人情绪激昂:示威者公开焚毁拉宾和佩雷斯的画像;散发拉宾身穿纳粹制服(“换头术”的作品)的画片;围困拉宾的座车;特别严重的是在墙上出现“拉宾去死”的大标语,拉宾的生命受到威胁!反对党和舆论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激烈的言论煽动了对拉宾及其他领导人的仇恨。经拉宾同意,国家安全总局局长亲自出面,会见各大党领袖,要求他们平息群众情绪,放低攻击的调门。总局局长还在会见各大报的主编、评论员、记者时告诫说,文字上的暴力渲染,将会诱导某些人拿起枪,进行谋杀活动。局长明确地告诉他们:“极端分子现在已不是在言论上藐视总理,而是要他的命!”拉宾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与所有会见的人几乎都谈到了人民的情绪和对暴力活动的担忧。
    有了谋杀领导人的预警,但没有确切的情报,国家安全总局没有能勾勒出潜在杀手的轮廓。但该局几乎动员了所有力量,并要求以色列警察协助,严密控制会场,不仅对拉宾、佩雷斯加强了警卫,还为各部部长,甚至利库德头头内坦尼亚胡都派了警卫。但是功亏一篑,杀手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出现了,拉宾倒在血泊之中。事后,安全专家提出了十几个疑点,每个疑点的最后都指向安全总局。今天,对这起谋杀事件虽然还没有正式结论,然而“没防住家贼”,总局恐难辞其咎。
    11月4日,陪伴拉宾走完他人生最后一天的他的亲人说,这是他一生中少有的最愉快的日子之一,他对和平集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这是以色列人要求和平的真实反映,不仅说明他的梦想正在实现,也表明人民对他做出巨大成绩的肯定。这位老军人在几十万支持者面前高唱《和平之歌》,与他的伙伴佩雷斯拥抱。但是就在一瞬间,仅仅是一瞬间,枪声响了,他倒下了。
    夜幕降临,拉宾安息了。
    (徐向群)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