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德国人与历史重负(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07-02

    吉尔森描述得淋漓尽致,不过有一个问题,他的描述纯属胡编滥造:他的文章见报一个多月之后,华盛顿的纪念馆才开始向参观者开放,时间是1993年4月。其他德国评论家说,大屠杀纪念馆“只是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德国人坏的一面”。他们感到遗憾的是,竟然没有人——包括克林顿总统——能够“向势力强大的犹太组织人员施加任何影响”。一些反对者感到奇怪,为什么非在华盛顿建纪念馆,而不在“它应该在的地方——柏林或者达豪”。但是科尔的演讲搞撰写人胡贝图斯·莫尔的看法最有代表性。他对我说,总理官署“非常反对建大屠杀纪念馆。我们不能理解,为什么美国要让它的年轻人到纪念馆去参观,参观后说:‘天哪,我们怎么能与禽兽为友?!’”
    德国人即便害怕建大屠杀纪念馆会葬送他们几十年来在美国进行的公关努力,也不应该试图通过贿赂来影响这项计划,更不应该公开对这种纪念馆冷潮热讽,这只能适得其反。美国《新共和》周刊的利昂·维泽尔蒂尔指出,德国人让犹太人帮忙改善他们在二战中百般迫害犹太人的形象,这未免有点荒唐可笑。总而言之,不论是新纳粹问题,大屠杀纪念问题,还是什么感情负担不太沉重的问题,德国人已难以摆脱外国舆论的影响。他们迫切希望自己的国家给世人一个新的形象,藉此忘记过去不光彩的历史。德国人的未来
    几个世纪以来,德国的命运一直为外国所控制。自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到现在,外国人一直联合起来阻止德国的统一。对德国的恐惧心理影响着每个时期的世界外交计划,今天也不例外。即使在理论上团结一致的西欧——这里的国家比以前更加相互依赖,对德国人的疑虑一直有力地影响着各国的政策。由此可见,德国人在战后变得更为敏感,甚至有点多疑,是有一定理由的。战后他们不得不受占领国支配,不得不给超级大国作人质,让它们为所欲为。他们以美国人为样板重新塑造了自己的形象,然后又恨自己“美国味儿太浓了”。(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