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神圣的使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06-30

    【《苏维埃俄罗斯报》5月9日文章】题:“布朗先生”之谜(作者丘耶夫)
    事情发生在1942年的春天。向笔者讲述这件事的共有三个人:第一位是当时统领远程航空兵的空军主帅戈洛瓦诺夫;第二位是苏联英雄、飞行员普塞普;第三位——斯大林的左膀右臂、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
    一切要从1941年12月讲起,那时,红军在莫斯科城下刚刚取得胜利。斯大林在一次谈话中讲到自己对战争进程的看法,他说:“我认为,我们不应当沉醉于业已取得的胜利。明年我们的处境将更加艰难,但愿战争能在1946年结束。我们将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战斗,但同时也应当争取获得盟国的最大限度的援助。他们不愿意开辟第二战场,但我们将提出要求。”
    1942年3月的一天,斯大林同戈洛瓦诺夫进行了单独谈话,他说:“请您为我们开辟一条前往阿拉斯加的航线。”随后他问道:“如何才能既快又顺利地飞到华盛顿?我要去趟美国,去见罗斯福总统。这件事只有三个人知道:您,我,还有莫洛托夫。”
    戈洛瓦诺夫开始研究各种方案,选择哪条航线,乘坐什么飞机。走阿拉斯加太远,准备工作很困难;走伊朗也比较远,而且不知道沿途经过的国家对此事的态度……最后,戈洛瓦诺夫选择了一个最令人吃惊的方案:乘坐四引擎“佩—8型”轰炸机,先从莫斯科到伦敦,再经冰岛、加拿大,最后到美国。这一方案相当冒险,因为飞机要经过被敌人占领的欧洲。然而戈洛瓦诺夫认为这条路最便捷,也最安全,因为德国人绝对不会想到俄罗斯人会冒这个险。斯大林同意了这一方案。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前线的形势再度复杂化,斯大林无法离开指挥台。于是,出访的任务交给了莫洛托夫。为了掩盖真实身份,莫洛托夫化名“布朗先生”。
    1942年5月10日,一架“佩—8型”轰炸机载着“布朗先生”一行飞上蓝天。奉命执行飞行任务的是苏联空军的王牌飞行员普塞普的乘员组。这次飞行非常艰苦。轰炸机本身并无密闭装置,而大部分时间却要在低温缺氧的高空飞行。乘客都得戴上氧气罩。飞机驾驶员时刻关注着乘客的情况,避免他们因倦而睡着,因为那样可能会将氧气罩上的橡皮管折弯。莫洛托夫身穿皮制飞行服,但依然冻得瑟瑟发抖——飞机内外温度一样低,有时达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
    飞机在飞越前线时,遭到了地面防空火力的袭击;在飞越欧洲上空时,还遭到敌方战斗机的追击。但乘员组的同志们技艺高超,飞机化险为夷。然而,行至中途,飞机突然发生故障——飞机的第四引擎漏油。为了缩短行程,飞机不得不改变航线,最后在苏格兰沿岸的一个机场降落。“布朗先生”一行从那里先乘坐汽车,又坐专列,最后再坐汽车,几经周折,终于到达了英国首都伦敦。
    “布朗先生”此行任重道远。他的主要任务是劝说英美于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而英国首相丘吉尔对此甚至连听都不想听。莫洛托夫后来回忆这次出访时对笔者说:“1942年,我是一切有关第二战场的谈判的参加者,然而我是第一个不相信他们会这样做的人。我非常明白,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斯大林也不相信他们会出兵。但我们应当提出要求!对我们来说,一纸文件具有巨大的政治意义。它可以鼓舞我们的士气,而这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丘吉尔断然拒绝在关于开辟第二战场的联合声明上签字。
    莫洛托夫的第二个任务是同英国签署关于共同结束战争并共同安排世界的同盟条约。这项任务顺利完成。
    在完成了部分使命之后,“布朗先生”来到了华盛顿。此次飞行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飞行路线是由英国人指定的,其终点是纽芬兰岛。然而当机长普塞普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的一名美国上校得知此事后,对普塞普说:“不要往那里飞,那里经常大雾弥漫,你们会摔死的。你们往这儿飞。”他在地图上指了指库斯湾机场,并接着说:“只是不要跟任何人说是我告诉你们的,这是我们的秘密基地,我知道飞机上坐的是谁。”普塞普先按指定的路线飞到了纽芬兰,事实证明美国上校的话是正确的。于是,飞机避开浓雾,降落在阳光明媚的库斯湾,大出盟国的意外。飞机在库斯湾机场作了短暂停留,随即向华盛顿飞去。八个小时后,飞机顺利到达美国首都。据普塞普讲,飞机经过16个小时的飞行,就像锅里的馅饼一样,处处滚烫灼人。
    莫洛托夫当天便与美国总统罗斯福举行了会谈。在会谈中,双方就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总体战局以及战后的安排等问题交换了看法。在第一天的会谈即将结束时,莫洛托夫建议第二天讨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问题。
    第二天的会谈于上午11时开始。与罗斯福共同参加会谈的有美国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和海军总司令金上将。“我想向你们说明莫洛托夫先生提出的问题,”罗斯福总统向两位将军说:“莫洛托夫先生刚刚同英国当局讨论了关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问题。毫无疑问,在苏德战场,德国在空军和机械化部队方面占有优势,这使战争进程变幻莫测。苏联希望英国和美国出兵欧洲,吸引德军40个师的兵力。我们认为,尽我们的全力来帮助苏联是我们的义务,尽管在现阶段能否提供这一帮助尚且令人怀疑……”
    “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它在政治上的意义更为重要。”莫洛托夫说:“1943年,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然而现在,希特勒仍然是欧洲的主人……苏德战场上的德军兵力相当庞大。客观地说,在兵力总数、空军和摩托化步兵的数量上,德军占有优势。但我们相信自己能够顶住,而且苏联人民的斗志并没有被摧垮。但是,也不能不考虑另一个可能出现的后果。现在的主要危险在于:希特勒试图在今年对苏联进行大规模的、毁灭性的打击。如果作为盟友的英国和美国能够尽快开辟第二战场,从苏德战场上吸引40个师的德军,那么,战场上的力量对比就会发生变化,苏军或许能够在今年就打垮希特勒,至少能够为最终打败希特勒奠定基础。
    “因此,我想提出下面的问题:盟国能否采取上述的进攻行动?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战争的结局在今年就可以决定;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苏联将孤军奋战,但盟国方面无权对苏联寄予厚望,而且盟国可能最终将担负起战争的重担。我代表苏联政府,希望听到坦率而直接的回答。”
    听完了莫洛托夫的陈述,罗斯福将身子转向马歇尔并问道:“您现在对事态清楚了吗?能不能对斯大林说,美国将为开辟第二战场作准备?”
    “能。”马歇尔回答。
    “莫洛托夫先生,”罗斯福说:“请转告斯大林先生,美国希望在今年开辟第二战场。”
    马歇尔将军补充说:“我们将尽一切努力,使开辟第二战场成为可能。作为一名军人,我知道当前局势的严重性和快速行动的必要性。我对苏军进行的抵抗和在南部战场发动的反击深表敬意。”
    会谈进行得非常顺利。罗斯福最后不仅在关于开辟第二战场的联合声明上签了字,而且还签署了根据《租借法》向苏联提供援助的协议。他相信英国最终也会这样做。
    于是,莫洛托夫改变了飞回莫斯科的计划,再次飞到伦敦。当丘吉尔又一次拒绝关于开辟第二战场的建议时,莫洛托夫把罗斯福的签名拿给他看。丘吉尔当时惊得雪茄烟都掉了。他请求给他一天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第二天,丘吉尔在联合声明上签了字。虽然,丘吉尔在同时写给斯大林的一封信上提出了许多补充说明,这些说明几乎同联合声明相抵触。但这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莫洛托夫已拿到三份文件。临行前,丘吉尔对莫洛托夫说:“德国人可能已经对你出访一事有所觉察,因此,你马上返回莫斯科无异等于自杀。”
    而莫洛托夫的做法是:先向莫斯科发回一份电报,要求向报界透露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出访英美并已顺利返回莫斯科的消息。随后,莫洛托夫从伦敦出发,乘飞机经原路飞回莫斯科。在飞临雷宾斯克地区上空时,飞机遭到了苏军歼击机的袭击,差点机毁人亡。不过,看来戈洛瓦诺夫并没有仔细寻找那位冒失鬼,因为“布朗先生”毕竟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使命。(赵志鹏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