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美报文章:亚洲虎在衰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06-01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5月17日文章】题:亚洲虎呈现衰老的迹象(记者迈克尔·理查森)
    美国史密斯—科罗纳公司5月8日宣布它将在今年年底关闭它设在新加坡的一家工厂,该消息来得很突然,它使那里已习惯于全部就业和薪水上涨的劳动大军认识到,即使是在东亚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也对他们的就业构成了威胁。
    关闭史密斯—科罗纳公司1974年在新加坡设立的一家打字机厂的举措将使550名工人失业,如果它不能找到一家买主至少保留部分雇员的话。该公司说,随着个人电脑抢去打字机的部分市场,它经历了一段时期的亏损后,为节省开支它已在北美地区裁减一些劳动力,并加强了对生产业务的管理。
    新加坡官员担心的是:随着工业界在政府的鼓励下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它们解雇的人员也越来越多,这里的失业人数将增加。
    新加坡全国工会大会估计,劳动大军中近1/3的人,也就是约50万人需要再次接受培训。
    随着新加坡的商业成本逐渐增加,外国和本地依赖技能不高的廉价劳动力的公司正在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该地区的其它国家转移。在那些国家里,工资和土地成本都比新加坡低得多。
    分析家说,其它3只“亚洲虎”
    ——泰国、香港和韩国也显示出同样的发展趋势。
    为降低成本,台湾和香港的制造商——在较小程度上还有韩国的制造商——近几年来向中国和东南亚其它地区进行了大量投资。目前仍然落后的一些公司不得不通过实现机械化和开始裁减劳动力来提高生产率。
    经济学家说,这是表明经济成熟的普遍现象。在西方工业国,这些现象导致了长期失业和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
    在香港,1995年第一季度的失业率从一年前的2.2%增加到2.8%。雇主正在把目光转向主要来自中国的廉价劳动力。
    香港一家经纪业公司的高级经济学家马先生说:“这样的失业率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恐慌,但它可能导致社会和政界在关于进口劳力的问题上展开辩论。”
    1994年,新加坡——尽管在通货膨胀率调整到3.6%后,它的经济增长率超过10%——有将近9500人失业,比1993年增加了很多,其中大多数人是公司进行调整或换地方的受害者。
    令密切配合的政府官员和全国工会大会官员感到担心的是:劳动大军的年龄迅速老化,最后可能产生很多无法接受再培训的年迈的工人,而具有企业所要求的技能的新工人又太少。
    新加坡劳工部长李文献说,因为新加坡吸引了很多资本密集性投资和先进技术,所以它需要有一支人数越来越多的拥有先进技能的劳动大军。新加坡政府正在敦促雇主增加培训计划,鼓励工人们接受新的知识以不断提高技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