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为弘扬中华文化辛勤耕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05-30

    【本报华盛顿5月25日电】(记者徐长银应谦)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一年前,来自祖国大陆的周续赓先生在创办《中华文萃》文摘报时,就是用这名话在征订广告上表达了他的心情,同时也打动了许多华人的心。“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周先生在接受我们采访谈到一年来发展的情况时不无感慨地说,“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这份月报改为月刊之后,越来越受到广大华人读者的支持和鼓励,在华盛顿地区,它已基本上站住了脚,发行量已达到2万多份。”
    周先生在谈到他萌发办这份刊物的原因时说,随着中国大陆政策的开放,来美国的大陆留学生、学者及其家人越来越多,虽然他们中有些人最后留在了美国,但是他们思乡之情非常浓厚,他们渴望了解大陆发展的方方面面的情况。初办的文摘报几乎全部取材于国内的各种报刊。他指了指一间既是餐室又是编辑室的一排书架说,上面30多种报刊杂志都是从国内寄来的。
    在华盛顿地区,华文报纸虽不算少,但多数得到台湾方面的资助。周先生说,他的宗旨是:弘扬中华文化,团结炎黄子孙,服务华人社会。由于周先生办刊物的作风是既无哗众取宠之心,又无名缰利索之绊,《中华文萃》很快取得读者的信任。一些留学生致信说,他们对《中华文萃》“爱不释手”,“篇篇皆读”,上面刊登的祖国大陆消息,“阅后倍觉亲切与兴奋”,“感谢你们为远离祖国的8万学子所做出的努力”。一位老年读者在信中表示,“在西方社会中,能读到这样一本好刊物实在难得。能及时了解祖国大陆的重要新闻、人文、地理等各方面情况,堪称为一本好的读物。”《中华文萃》开始是只有16页的小报,现在已是64页的综合性杂志,其内容增加了港台方面的消息,也开始有一些自己采编的文章,发行量由起初的一万份增加到现在的2万份。
    当周先生对自己的成果感到欣慰时,也想起了初办这份刊物时的辛酸。他说,在美国,出报并不难,难的是推销。当初推销第一份《中华文萃》时,他的妻子,两个女儿全体出动,寻找代销点,有些商店和餐馆的老板,一看全是大陆的消息,就误认为是大陆的宣传品。予以拒绝。寻找广告客户更是艰难,他们常常从早奔波到深夜一两点钟才回家,有时还一无所获。但是周先生及其家人锲而不舍的精神最后感动了许多人。周先生在国内是从事中文教学的,对中国文化感情很深。他动情地说,我办这份刊物不是为了发财,主要是想让来自中国的移民更多地了解中华文化,更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这是他最大的心愿。
    到目前为此,《中华文萃》仍然是免费赠送,邮寄订费一年只要6美元,正好是十二期刊物的邮费。但是许多读者往往是寄上十元、十五元甚至二十元的支票预订一年的《中华文萃》。周先生说,在读者的支持中,有许多感人的事例,这也是促使他坚持把这份刊物办下去的原因之一。他说,直到目前,刊登广告的收入才刚刚与纸张和印刷费用持平,而他们一年来的辛勤劳动却没有分文收入,全家的生活全靠他的妻子在大学教书的薪金。他说:“我们全家正在走钢丝,因为我们连医疗保险都没有参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大女儿周航。24岁的周小姐曾在美国一所大学里学化工。是学校的佼佼者,毕业时她的名字被刻在学校的铜板上,她是第一个名字被悬挂在学校墙壁上的华人。周小姐非常得意地对我们说,等她老了,再回学校时看到自己的名字在墙上,蛮开心的。她毕业后在一家化学公司里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但是,为了支持她父亲办报的心愿,周小姐辞去了公司的工作,担任起《中华文萃》的采访主任和广告经理,然而,她这个“主任”干了一年多却没有得到一分钱的报酬,反到不如他们雇用的助理人员。我们问她对此有何想法时,她很乐观地说:“有失也有得。”过去她只知道搞化学试验,对社会很不了解,现在她对华盛顿地区的华人大部分都很熟悉,与什么样的人都打过交道,对世态炎凉有了亲身体会。周先生的小女儿只有16岁,还在中学里念书,她也是《中华文萃》的热情支持者。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时,周续赓先生说,他们很想扩大编辑部的规模,但苦于没有经费,雇不起人。他们打算再办一份刊物,叫作《中华美食》,也许能赚点钱。周先生很有决心地说,无论多大的困难,他咬牙也要把《中华文萃》办下去,因为它对弘扬中华文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