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瑞典皇家芭蕾舞团团长史克平赞扬新中国音乐舞蹈迅速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1-04-27

    【本刊讯】《泰晤士报》3月6日刊载该报特派记者写的一则报道,题为《玛丽·史克平谈中国芭蕾舞》,摘要如下:
    瑞典皇家芭蕾舞团的英籍团长玛丽·史克平女士最近率领她的芭蕾舞团在中国作旅行演出。
    下面是史克平接见记者谈话:参观剧院学校工厂公社
    “我们坐飞机经苏联到中国。到了中国,我们乘火车旅行各地,在北京、汉口、上海、南京和天津等几个大城市演出。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受到盛大的欢迎,而且在浏览剧院内容之外,我们还参观了很多地方。和旧中国相比,新中国的成长是极其显著的。自然,我们对戏剧演出、电影、美术、音乐和舞蹈学校等特别感到兴趣,可是我们也参观过农村人民公社、茶场、工厂、技术学院以及庙宇、博物馆和新老城市。北京舞蹈学校的规模
    ——中国的戏剧
    “在我个人来说,最使我感到愉快的是和戴爱莲女士相叙。在三十年代,她曾在伦敦研究芭蕾舞和现代舞蹈。她是英国两位芭蕾舞大师兰伯特夫人和玛克丽特·克腊斯克的高足。自从那时以后,我一直没有见过她。她现在是国立北京舞蹈学校的校长,也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这意味着(试想想!)舞蹈方面也有参加议会的代表权!
    “北京舞蹈学校创办于1954年。那时候,教师都是从苏联请去的,现在他们已有自己的教师和职员。这家舞蹈学校分设两个部门。一个部门专研究古典芭蕾舞,另一个部门专研究中国古典舞蹈和民族舞蹈。
    “芭蕾舞演员,从开始学习至今不过很短的时间,然而他们已达到高度技术水平。他们完全承受了苏联学派的舞蹈技术,而且看来融合得极好。女子的背部和臂部的动作柔美自然,而且有高度的持久力。男子表演那种才华充溢的半性格式的步法也精采之至。他们的双人舞工夫也很到家。
    “他们表演的节目中有《天鹅湖》和《海侠》等大型舞剧。两部舞剧都是苏联舞蹈家为他们编成的。他们演出时用自己的交响乐伴奏。学生非常聪敏,领悟极快,因此和他们在一起是件愉快的事。“在北京以外,我们又参观了上海和天津的舞蹈学校。这两家学校都是新近开办的。到处有交响乐队
    “音乐学院教授中西音乐和乐器演奏,这两种的演奏我们都听过了,非常精采,上海音乐学院还设有工场,学生可以到工场学习制造和修理中国古代乐器与西洋乐器。我看见一架新制成的造工精致的竖琴。那是他们自制的第一座竖琴,琴的木架子漆上金色并刻着中国古色古香的花纹。
    “当时我们要表演《天鹅湖》第二幕。我们原准备以两个钢琴伴奏或者使用我们随带着的录音伴奏的,可是,出乎意料,我们到每一个城市,都发现他们的乐队
    ——学生组成的乐队或交响乐队——都可以为我们演奏。
    中国舞剧在两条线上发展
    “北京舞蹈学院和戏剧学校都设有小型排练场,学生们可以经常在自己的排练场演出。在中国,舞剧编导方面现在正在不同的两条线上发展——这样的发展一定能产生令人十分感兴趣的结果的。一条线是根据中国古典故事,运用芭蕾手法,在动作方面增加中国舞蹈风格编成舞剧。据我了解,《美人鱼》就是以这种手法编成的一出舞剧。
    “第二条线是发扬京剧的舞蹈和哑剧的表达动作的技巧。他们正在运用这种既不用歌唱也不用道白的手法来编舞剧。这是一种创举;以前从未有有尝试过的。中国丰富的民间
    舞蹈传统
    “我看过以这种手法编成的美丽而绝对成功的一个大型舞剧。这个舞剧名《石义砍柴》。这出舞剧采用西方形式,然而也带有中国风格的布景,特别在其中两幕,这种特点,更觉突出。在服装方面,却是完全中国式的,而且十分漂亮。在音乐方面则采用中西乐器并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各地都采用,而且运用得很成功。”
    “这出舞剧有一幕是很美的,包括一场精采的中国杂技和一些轻松明快的民族舞蹈。他们的民族舞蹈丰富美妙,他们正在细致地进行搜集和整理的工作。他们的音乐多是根据这种丰富的民间舞蹈的传统发展起来的。看来,不久他们还可能有更大的收获。”
    (文内小标题是原有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