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世界渔业:第三世界异军突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2-28

    【法国《世界报》2月8日文章】题:渔业:第三世界的实力在上升
    1993年春,海产品市场经历了一场危机。法国、英国和丹麦的渔民都上街了,到处都听到人们在叫喊“穷国在廉价倾销它们的产品”。不到一年之后的今天,法国布列塔尼地区的愤怒的渔民又一次闯入了渔业批发市场。
    现在,第三世界已经形成了世界渔业方面的一股强大力量。在南方,有1500万人靠海洋为生,不少国家已跻身于世界头等渔业大国。穷国现在控制了世界渔业的60.6%,它们的捕捞量在近10年当中增涨了一半。与此同时,它们还实现了全世界水产养殖业的2/3(中国在养殖鲤鱼,泰国和厄瓜多尔在养殖虾,智利在养鲑鱼……)。它们中的8个国家(中国、秘鲁、智利、印度、印尼、韩国、泰国、菲律宾)就实现了第三世界捕鱼量的70%,3个国家(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就完成了第三世界水产养殖业的2/3。
    现在,第三世界国家正在越来越多地加入世界水产品贸易。这种贸易在近30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占了全部水产品数量的40%,它主要供给一些富国:欧洲、日本和美国接收了世界海产品的80%。
    第三世界国家在4类产品的出口中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泰国、印尼、印度、厄瓜多尔等国统治了虾类贸易,另外一些国家由于它们的地理位置和廉价的劳动力控制了很大一部分金枪鱼的出口,如泰国、科特迪瓦、菲律宾等。还有一些国家控制了海洋软体动物的出口,如摩洛哥、泰国、毛里塔尼亚、越南等。另有几个国家的鱼粉出口是它们的强项,如智利、秘鲁。
    诚然,欧洲联盟国家吸收了全世界水产出口量的40%,主要进口国家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和英国,这首先是因为共同体国家的捕捞量越来越少所致,同时也是因为消费市场和加工工业的发展所致。但是,这个进口量的70%都是来自富国,40%以上是来自欧洲联盟国家。
    但是,这种情况根据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第三世界国家向南欧国家销售最多(占西班牙进口量的40.2%,占法国、意大利和希腊进口量的1/3),向北欧国家(英国、德国、荷兰)的销售要少一半。
    1994年1月1日建立的欧洲经济空间将会加强欧洲在鱼类进口中的地位,因为挪威、瑞典、芬兰和爱尔兰的水产品今后将可以在没有关税或者只有很低的关税的情况下进入欧洲联盟。卫生检查的加强也将会有利于欧洲地位的加强。但到时候不少穷国也能够改善它们的产品的质量和达到新的卫生检疫要求。
    共同对外关税制度对于这些国家已不是什么障碍,因为欧洲海产品进口的2/3都是根据一系列协定在不交关税或者只交很少一点关税的情况下进入欧洲的。总而言之,“钢铁业综合症”正笼罩着欧洲的捕鱼业。现在,欧洲捕鱼业正遇到北方鱼类的竞争,在不久的将来,它还会遇到大量涌来的南方产品的挑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