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话说克宫当家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2-26

    【俄罗斯《独立报》1月25日文章】题:俄罗斯帝王(作者前苏联政治家协会会长布尔拉茨基)
    叶利钦在梁赞诺夫主持的电视节目中的一段话使我产生了一种想法,这一想法构成我最近所写的《俄罗斯帝王》一书的主线。总统大致是这样说的:“我在艰难危急的局势中比平时表现得更出色。”这准确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当1989年退出苏共时,当1991年站在坦克上宣读1号总统令时,当1992年对代表们说:“这件事我饶不了你们”时,以及在去年的十月事件中,他都是满怀激情作出决策的。
    总统的这些特点并不是他一人特有的。无论是在苏维埃时期,还是在苏维埃以前,这都是俄罗斯统治者的典型特征。俄罗斯的政治人物在某些方面都是非凡的。从赫鲁晓夫到叶利钦,在俄罗斯历次剧变中,他们的性格和智慧的传统特点都起了决定性作用。
    我们的统治者不喜欢墨守成规地管理国家,因为他们会寂寞无聊,焦躁不安。他们渴望出现非常局势,这样就能一展雄姿:剽悍、大胆、甘冒风险。如果没有这种环境,他们就去创造这种环境。
    我想说的只是斯大林之后的几代领导人,我就近观察过他们,经常是从克里姆林宫内部观察。也许我可以说,我了解他们,甚至理解他们。从哪些方面理解他们?从他们行为的心理动机,从他们作出的决定,从他们的政治品行。勇敢与混乱
    俄罗斯政治家的思维与其说是凭理智,不如说是凭感觉。改革者的任何重大决定没有一项是经过深思熟虑、周密思考、全面权衡作出的。
    这充分地体现在赫鲁晓夫身上。也许戈尔巴乔夫是个例外,但也只因一个原因
    ——他常常由于谨慎而放弃行动。而且我们已看到,他不能预见政策可能出现的后果——无论是在国际生活中,还是在国内。
    他们不喜欢,或者不善于思考吗?我不知道。但是看起来却是,他们总是欠思考。他们经常是在事情发生之后才明白怎么回事。无论是赫鲁晓夫,还是戈尔巴乔夫都喜欢夸夸其谈。
    赫鲁晓夫曾在苏共二十大上就斯大林的罪行作了秘密报告。他是怎么打算的,结果又怎样呢?此事是在异常匆忙之中发生的,根本没有认真考虑一下将会产生什么影响,也没有分析一下在国内、在东欧卫星国、在中国、在西方共产党中会引起什么样的政治后果。报告中的一部分是赫鲁晓夫以其特有的杂乱无章的风格口授的,事例是随意列举,许多事例完全是凭记忆说的,对斯大林遗留下的体制的命运没有作出重大结论。这是一时的冲动,所以1956年匈牙利事件以及毛泽东在中国作出的反应都使俄罗斯领导人措手不及。
    如果能听到戈尔巴乔夫的忏悔该是多么有趣:他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使他失去政权,毁灭了他极力维护的国家。我相信他的心理动机同样出于同一根源,他想搞些非同寻常的、震惊全世界的名堂。
    叶利钦也具有英雄主义禀性。他渴望冒险。他迈出的最具冒险性、近乎自杀的一步是退出政治局。当时他还没有想到以西方政体取代东方政体。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决不屈服的禀性的自然爆发,对一切都不屈服,无论是戈尔巴乔夫的独断专行,还是利加乔夫的非难,或是政治局中的候补地位。
    对英雄主义的追求构成了叶利钦近年来全部活动的基本轮廓。
    叶利钦在1991年8月叛乱期间的活动就有英雄主义的因素。但1992年初的“休克疗法”要求有更大的胆量和冒险精神。只有真正的俄罗斯帝王才会下决心进行这种大胆的转折。激情与冲动
    另一个特点是冲动。俄罗斯人连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安排不好,却开始建设一个按计划发展的社会,这是历史的绝妙讽刺。这种社会本来是德国人为自己设计的,无论如何也不适用于俄罗斯人。
    赫鲁晓夫重要的决定——向古巴运送带有核弹头的导弹——是匆忙作出的,未经认真思考,也没有分析可能出现的后果。最起码的观察表明:在这样一个小岛上,秘密运送巨大的导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美国在古巴设置了庞大的信息网,经常从飞机上观察局势的变化,然而赫鲁晓夫却决定秘密运送导弹。
    现在,让我们看看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史性决定。难道这不是一时冲动吗?毫无计划,不知道在经济、政党、联邦、军队方面怎么办。
    不能这样生活,那又怎样生活呢?国家走向何方呢?如何改革经济、政治体制、精神生活呢?戈尔巴乔夫开始是在这些方面感到痛苦、疑惑和恐惧,他最终为此断送了政治前程。他寻找新的解决办法的整个过程完全是冲动的表现,没有也不想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如何解释戈尔巴乔夫所犯的甚至连我们也看得清楚的错误呢?性格上的软弱,政治上的无知。他惧怕正视危险,在危机局势中逃避现实。他不想让苏联解体,而苏联却解体了。他不想使自己的党解散,而这种事却发生了。他不希望同东欧的联盟崩溃,也并不极力想使两德统一。但所有这些事件都一古脑儿地向他涌来,使他感到困惑不解。
    直到现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任何人都不能理解1991年8月的叛乱。人们发现实际上不存在什么阴谋,参与者事先也没有什么约定。未来的“独裁者”——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只是在8月18日,事件前夕才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内务部长和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其他一些成员直到最后一分钟还什么都不知道。政变没有任何计划。
    再举一个同叶利钦有关的例子——苏联解体。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在别洛韦日丛林一个偏僻的狩猎区聚会,他们受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委托,讨论联邦条约的命运问题。突然间他们作出决定:取消苏联,建立独联体。世界上任何一个帝国从未有过这样的自发解体,都是在来自外部或内部的强大压力下灭亡的。专断与空想
    在这方面我们会看到俄罗斯思维方式的又一特征:俄罗斯思维方式不是依据事实,不去作调查研究,不喜欢面对现实。
    世界上很难找到一种政策比苏联和当今俄罗斯的政策更不注重现实。歪曲事实和自我欺骗已经成为政治进程中某种不可理解的现象。作出出兵阿富汗决定的详情现已昭然若揭了。这项决定违背事实,但却被通过了。俄罗斯有一种“侥幸心理”,总认为到时候也许令诸事顺遂的……
    谎言已成为俄罗斯政治生活中的绝对准则。民主派比共产党人更喜欢撒谎和大喊大叫。
    人民则以欺骗来对付政府的谎言。外汇流往国外,个人、团体乃至整个地区大规模偷税漏税,藏匿短缺商品——所有这一切已成为一大批人思维和性格上的特征。
    就是现在,我们的政治思维的狂热程度仍然很高,有些人昨天还在辱骂市场,今天已在强迫别人推行市场体制了。
    向市场过渡和放开价格的决定也没有任何计划。盖达尔在一开始就坦率地承认这一点。因此他许诺说,1美元的牌价最终将不超过80卢布,1992年底生产将停止下降,1993年市场将运行起来。
    他不是在撒谎。他只是继承了俄罗斯的传统——只要跳到水里,总是会漂起来的。得过且过吧,只要这种游戏在选举之后不以新的方式重演就成。不过,小心谨慎的切尔诺梅尔金已经憋得够呛了。难道这种冲动之下的弥天大谎会再次威胁到俄罗斯?缺憾与传统
    俄罗斯政治
    家的内心深处永运都有一种缺憾的感觉,
    认为俄罗斯人是落后的民族,他们总是不得不去追赶那些优秀的民族。这种感觉已伴随着我们的领导人70年了。现在这种缺憾的感觉又临时占了上风。
    但席卷而来的已经是排斥西方和其他文明的新浪潮,这种浪潮认为俄罗斯的文明在精神和道德上水平更高。
    另一个特征来自千年的传统,那就是认为自由就是为所欲为。思想的自由,政治决策的自由。本能地不愿接受法律规定的限制。喜欢去哪里,历史车轮就应向哪里转——这就是俄罗斯领导人对权力和自由的理解。
    俄罗斯议会自产生之日起就开始进行反对苏联议会所通过的法律的斗争。作为报复,它一方面遭到联邦境内各共和国和地区议会的反对,另一方面遭到叶利钦总统令的反对,叶利钦推翻了许多法律。
    如此无休止的法律战在俄罗斯还从未有过——所有人都承认这一点。究其原因,与其说是由于各自的利益冲突,不如说是由于政治家们思想和性格上的本质特征。
    至于当今俄罗斯的统治者,如果他们需要一些建议,那就可以对他们说:“请学会约束自己和管理国家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