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亚洲国家应成为自己的最佳客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1-31

    【台湾《工商》杂志1993年12月号文章】题:1994年亚洲贸易展望
    亚洲可以成为它自己的最佳客户吗?如果最近几年它的经济依旧维持高速增长就一定会。亚洲内部之贸易障碍亚洲国家己及时且确实地调整其外销市场的结构。至1992年底亚洲已吸收了43%的自身出口,出口至美国的占24%,而输出至欧洲的仅占16.5%。
    但是仔细看看亚洲的贸易发展,可以发现亚洲内部仍存在着贸易障碍,随着未来数年亚洲的经济对欧洲和北美的依赖性减少,这些障碍可能会造成危机。
    中国大陆市场虽有发展,不过仍相当有限,1992年它只吸纳不到10%的亚洲出口。日本就其经济规模而言,并非亚洲出口产品的大市场。日本与亚洲其他地区贸易仍旧维持着顺差。亚洲产品输往日本的比率目前尚不及15%,此项数字自1988年以来即持续下降。
    东南亚也不是一个自由贸易的天堂。尽管近年来降低了些产品的关税,不过强烈的保护主义传统依旧存在着。不计新加坡,东盟国家出口至东盟国家的比率由1985年的4.5%降低至1992年的4%左右。而同一时期东盟国家出口至其他亚洲地区的比率则一直维持在52%左右。
    由于贸易不平衡以及亚洲国家各有不同的目标,所以,要透过组织区域性的贸易集团以支撑商业或与其他贸易集团对抗,就较为困难了。大陆发展潜力雄厚中国大陆是最有希望消除贸易障碍的国家,它有足够的经济规模可以成为亚洲出口商的一个重要市场。
    然而,目前中国大陆的贸易大部分仍需办理进、出口许可证,而这可能会阻碍贸易的快速增长,政府亦可设立配额或对特殊的物品设限。此外,关税——特别是对消费品而言,可说是相当的高。
    经济学家亦指出中国大陆从东南亚工业不发达国家的进口额,远不如来自日本、台湾和韩国的进口额。新加坡除外,中国大陆购买了不到30%的东盟国家出口产品。若要大幅度增加出口额,东盟国家可能需销售更多的工业品至中国大陆以取代目前占其出口大宗的商品。
    其他亚洲地区扩展贸易的展望就不如此乐观了,这部分是由于消费性产品的关税及非关税障碍并未随着亚洲中产阶级购买力的提高而减少之故。过去十年繁荣的亚洲相互贸易,大部分的贸易项目是资本货及工业零组件,至于制成品仍多输往北美及欧洲。
    亚洲最大的经济强权——日本已因亚洲需要日本的资本和零配件以生产出口产品而获利不少,不过它仍不愿将其国内市场对亚洲的进口货开放。当然,亚洲仍然欢迎来自日本的投资,因为这将有助于维持该地区对西方国家的山口。依据经济逻辑,日圆升值亚洲的出口产品应会对日本的消费者更具吸引力。
    事实上,日本与亚洲其他地区的贸易近几年顺差大幅增长,日本通产省的统计数字显示,1992年对亚洲其他地区的贸易顺差为419亿美元,远高于1987年的155亿美元。亚洲税较高对许多东南亚国家而言,东盟区域内及亚洲区域内的贸易已不及增加传统市场(美国及欧洲)的销售来得重要。这是由于亚洲的关税水准依旧远高于西方国家。
    印尼及泰国对于进口平均课以高达300%的关税。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者表示,在美国或欧洲销售一些诸如家用电子的产品要比在邻国销售容易许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