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亚洲纺织业面临挑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1-04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12月14日文章】题:亚洲纺织业
    由于亚洲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在成本上所占的优势以及高超的手艺和职业道德,亚洲仍然是世人喜爱的纺织业主要生产基地。但是随着经济的繁荣,成本不断上升,新的大贸易集团不断涌现,工业化世界的需求不断下降,亚洲的纺织业能承受这
    一切吗?
    过去40年里虽然出现了多次经济衰退,但是全球纺织业长期以来却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纤维的需求量从1950年的500多万吨增加到1990年的4000万吨,预计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将达到大约5500万吨。
    亚洲国家纺织业发展速度最快。它们在纱和纤维的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从1980年的30%增加到1991年的37%,出口额达413亿美元以上。亚洲国家在全球成衣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亦很大,从1980年的36%增加到10年后的45%,出口额达500亿美元。
    亚洲纺织品传统生产国和地区是香港、韩国、中国和台湾,但是在过去10年里,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已经崛起。这四个东南亚国家的纺织品出口在1980至1991年之间增加了10倍,印尼和泰国崛起而成为主要力量。这四个国家的服装出口更引人注目,1980年服装出口额为7亿美元,1991年则达近90亿美元,增加12倍。
    对东南亚纺织品生产国来说,如果80年代可以称作“崛起的10年”,那么,90年代初则出现了转向新纺织品生产国的迹象。
    越南和像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这样的南亚国家是纺织和服装业中正在崛起的强手。而90年代末期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和非洲大陆也将加入这一行列。
    除廉价劳动力之外,印度和巴基斯坦拥有丰富的天然纤维这一额外优势: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产地之一。13年前,南亚四国纺织品出口总额不到25亿美元,两年前,这个数字几乎翻了一番,达到40多亿美元。在同一时期内服装出口增长了五倍多,达到50多亿美元。印度已经成为服装的主要生产国家,它在1991年南亚次大陆出口的服装中占了近2/3。
    与此同时,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实行开放的经济和财政政策,为纺织业创造了一个更为宽松的生产环境。此外,它们还积极在出口和为将来扩大生产进行投资这两个方面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尽管亚洲纺织品生产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它们担心来自其他新兴地区的竞争。
    东欧纺织品生产国比亚洲国家更快地打入了有利可图的西欧市场。一旦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墨西哥面对庞大的北美市场将拥有类似的优势。这有很大的利害关系:北美的纺织品和服装市场在1991年价值高达320亿美元。
    作为对付未来竞争的缓冲,亚洲国家在改进质量、提高生产、增加单位价值及实现纵向一体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