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农村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1-02

    【日本《世界日报》12月22日文章】题:掌握中国经济关键的农村问题
    上月中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14届三中全会,决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采取必要的措施。接着,本月上旬,全国计划会议宣布了高速、稳定地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不过,问题是现在的中国是否具备其条件。被视为困难因素的东西有不少,农村问题恐怕是其中之一。
    能否妥善地处理好农村问题,不仅关系到今后中国的经济,而且将左右今后中国的政治动向,这样说决不过分。
    拥有9亿人口的农村的再建和农业结构的改革,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最紧急的课题。
    其中,尤为严重的是劳动力过剩。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少说也在1亿以上,到本世纪末将超过1.5亿。
    过去,乡镇企业为减少农村的人口压力发挥了重大作用。正是乡镇企业吸收了据说7000万到8000万农村劳动人口,并且为失业问题的解决和收入增加作出了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化进展、相互间竞争不断加剧,乡镇企业也被迫需要使经营合理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更为狭窄,农村的人口压力也因此越来越沉重。
    现在整个中国的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5亩,小规模经营已成为农业发展的网络。此外.这几年来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迅速扩大,肥料、农药等的提价,压抑了农业的经营。
    另一方面,运输手段的制约产生了影响,农产品的商品化也未能按计划取得进展,价格低下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减退,这一点也不可否认。正因为如此种种恶劣的条件,使得大部分剩余劳动力仍然留在农村,这是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农村问题过去之所以变得如此严重,主要原因恐怕在于某些政府部门的政策。从最近两年间的情况来看,破坏农地的乱开发、农业资金挪用到其他部门、收购农产品时不付现金(打白条)、对农民各种过分的乱收费等,都是轻视农业的表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