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多国科学家将共同揭开帕米尔--天山山系地壳运动之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3-11-01

    【俄罗斯《自然》月刊文章】题:帕米尔—天山山系的地球动力学计划(作者俄罗斯科学院地质矿物学博士马卡罗夫)
    1992年5至8月,德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以及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专家组织并进行了首轮制订新的国际地球动力学计划的工作。该计划规定要用宇宙测量法研究帕米尔—天山山系大规模的现代地壳运动。这一结构独特的山系对于搞清岩石圈现代形变的实际进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帕米尔—天山山系是印度和欧亚岩石圈板块的大陆碰撞(相互作用)区域。大约在4000万年以前,由于这一碰撞,该地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山进程,到目前为止构造活动仍非常频繁,这表现为剧烈的褶皱、地壳断层、多种多样的地质活动以及强烈的地震。地壳在第四纪沿着著名的塔拉斯—费尔干断层移动的距离为12—14公里,而根据地貌的地质构成和形成的变迁发现的现代水平移动速度达每年2厘米以上。但是,研究这些进程的专家们显然到目前也没有掌握能够综合说明极其漫长时间间隔的足够地质数据,也没有有关这一巨大山系的某些小地段的充足的地表测量数据。
    为了高度准确地确定帕米尔—天山山系各点的相对运动区建立了观测网。这个观测网络包括39个观测站,覆盖面积为50万平方公里。帕米尔—天山山系新构造结构的基础是由与整个山系相对的纵向上升并使两者分开的山间和山前弯曲系统构成的,这些系统的位置和变化则同岩石圈各层物质的构成和移动过程直接相关。在岩石圈上部,这些系统因褶皱弯曲及基底与造山综合体新沉积物的断裂而变得复杂,这从总体上证明了这一结构是因近经向挤压而变形的。大多数专家认为,这种挤压是由欧亚和印度岩石圈板块相互作用引起的。
    天山造山带是在边缘以及变形相对微弱地区的作用下形成的。北部是中哈萨克斯坦后古生代地盾,南部是塔里木地台块体。搞清“稳定”板块相互之间——天山和帕米尔之间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对于解决地球动力学计划问题非常重要。还必须注意到这一地带的横向因素,首先是塔拉斯—费尔干山系的上升以及与此有关的同性位移,这里也将建观测站系统。
    由于这一造山地带空间扩大以及与其相邻平原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频繁,获得地壳现代变形的数据变得至关重要。1976和1984年中克孜勒库姆(加兹利镇)发生的灾难性地震有力地证明解决这一难题是多么迫切。
    帕米尔—天山地球动力学计划的实施应被看作是对研究地球固体部分变化,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研究全球自然环境变化以及“岩石圈”计划等国际计划的贡献。
    业已开始的研究工作对毗连的塔吉克斯坦和中国地区无论从它的基础意义还是实用意义的观点来说都是重要的。这些地方也愿意建立观察站,并将同已建立的观察站组成网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