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台国民党中央评委楚崧文章:对国民党“政治大秀”的评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3-08-31

    【台湾《中国时报》8月24日文章】题:对国民党这场“政治大秀”的评价(作者楚崧秋)原编者按作者为资深新闻工作者,曾任国民党中央委员30年,新受聘为评议委员。
    各方瞩目、喧腾一时的中国国民党14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简称“全代会”),以及接着召开的14届一中全会,也就是民间所认为的“政治大秀”已于昨日鸣金收兵,曲终人散。然而5年以来,被海内外乃至全世界视为纷争迭起、内斗不已,以致造成形象日差、政权危困的此百年老牌政党,在这次自视为命运转折的大会之后,其给予党内外的评价究竟如何?尤其是党内累积的一些老问题,以及必须并立即面临的许多新挑战,它究竟有没有因此次会议获得应对解决之道?运不该绝数尚未定
    在会议期间,个人客观冷静观察,参对各方舆情反映综结大家的分析和评议,认为“全代会”后国民党的命数,大概可以归纳为:“运不该绝、数尚未定”八个字。
    所谓“运不该绝”,直接指的当然是本月17日上午那场是否设党副主席的大辩论,也就是当日大会主席邱创焕在是否要进行“反表决”时,说出“可能要出人命”重话的那一幕。幸而当时通过“散会”动议,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从事协商,乃有下午复会时李登辉主席亲自表示立场,要求通过党章修订案中“设副主席若干人”,使一场如不得妥善处理,立即迎面而来的政治大风暴,得以适时纾解下来,大家都说国民党真是逃过一劫!
    言及“数尚未定”,其含义则比前面所述为广泛,也就是说:国民党在此次大会,虽幸而避免了一次大分裂的灾难,但它能否惩前毖后,痛定思痛,从而真正能如新任副主席之一林洋港所言,是“党团结和谐新的开始”呢?这一切自有待于未来事实的证明。尚未赢得群众信赖
    一般国民党人与老百姓对于这次大会是如何加以评价的?归纳起来,大致是下列几方面的看法与估量。
    第一、整个大会的表现及其若干收获,未能赢取国人较高的信心,自然尚谈不到为大众带来新的希望。
    以大会所宣示的政纲政策与国家建设方案,乃至有关年底县市长改选等政治任务的提示而论,知识分子大抵会予适度认可,一般民众则不会对这些书面文件有兴趣,且一切要看国民党今后的实际行动来决定是否仍然支持它。缺乏理想与使命感
    第二:大众对这次大会感到失望,亦更不能理解此一件大事,莫如国民党上上下下对于其建党的理想,及其对于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似乎已经濒于淡忘,甚至予人以弃置不顾的观感。这从什么地方可以得到佐证呢?主要是从其领导核心迄于一般代表,除了小部分依然执着于其主义理念、革命历史以及建党建国的理想外,大抵都在为眼前的名利和权力争逐奔竞。因而社会舆论难免指责国民党这次大会,除了几项内部高名位的选举以外,似乎就一无所有。
    尤为可虑的,是面对那些动听而堂皇的文件,一般老百姓,包括许多党员,都怀疑国民党当权者究竟有多少贯彻力行的决心,更看不出它一一兑现的时间表。丑恶政治后果堪虑
    第三、周余来,人们从“全代会”的事实表现和舆情分析中,固看不出一个积极有为、革新团结的现代民主政党形象,相反的,却予人以结派营私、尔虞我诈,争权夺利,懒于议事的恶质政治文化的印象。而最不为一般党员与民众原谅者,就是整个大会看不出政治伦理道德的存在与表现。团结迈出了第一步
    第四、社会大众认为最现实、最具体的一个关系国民党能否起死回生、继续执政的问题,就是其内部能否整合趋于团结。
    国民党的领导阶层,自李主席以次,当“副主席设置”问题,势必引爆党的大分裂的关键时刻,能够认清事态严重,采取包容态度,而当机立断,扭转乾坤。
    关于这一点,一般评论家与学者多予积极的肯定;而老百姓在乐见国民党迈出5年来走向团结第一步之后,更盼其有后续的步骤,以免这难得的一步停顿下来!民主蜕变且看后续
    第五、社会对这次大会比较最肯定的是国民党的民主程度,显然因对相反意见的尊重,对要求包容不同利益立场的许诺,对少数及弱势团体的照顾,以及选务进行少有黑箱作业等等,而向前迈进了不小的一步。不过明眼人亦多了解,这些每每是因反对实力的展现,而令当权者不得不低头,并非在领导体制及作为上,主动予以制度化与法治化。族群融合空前可喜
    第六,另为国人普遍感到欣慰的一点,就是各方青壮的精英分子头角峥嵘,而省籍及族群观念淡化到几乎令人感觉不出来,这亦可能是此次大会最具成就的一端。
    当此次“全代会”举行之前,国民党内外多视之为走向“民主化、本土化、年轻化、制度化”的一次大会。同时亦有不少的人担心,由于2100名代表中,本省籍者大致占有3/4的比例,会不会因此使中国国民党变成“台湾国民党”,甚至因而导发党内统独的争议。万一因意识形态的加剧,那就比政治权力上的斗争更为严重,更难整合了。结果事实的表现,与事先疑虑恰恰相反。
    何以见得?只要注意一下会场气氛,以及代表间的互动关系,即能判明。
    举例来说:不论由提案的连署,竞选的结盟拉票,候选者的文宣资料,各种议题的发言内容,乃至由中委等的选举结果分析,真是看不出有任何省籍色彩与族群情结。当首日有一位代表发言时,方言与国语并用,待李主席登辉提醒以“国语为主”后,即无任何人再以方言发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