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一个中国“国际倒爷”的自白(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3-07-03

    【香港《明报》月刊7月号文章】题:从布达佩斯到莫斯科的摆地摊生涯(作者天嘉)「冲」出亚洲
    以前说起出国,都是学者、博士的事,真没想到我这样的个体户也出了国,当上了真正的“国际倒爷”。
    我家住在北京东城,中学毕业后待业,先是在劳动服务公司干了两年,后来用自家的临街房开了一个个体服装店,一干又是五六年。4年前结了婚,女儿也快3岁了。一家人不愁吃穿用,家里的大件也置备齐了,银行存款达到了6位数,比那些在国家单位里挣工资的人强多了。本来该知足了,可是一听说出国,我的心就动了。
    这几年,一听说去国外,人们就跟疯了似的,砸锅卖铁,也得凑够办出国的钱。一开始人们先奔澳大利亚和日本,交够学费和生活保证金,就能拿到录取通知书、办护照和签证。去这些国家都能打工,干上三年两载,就能挣上三两万美元。后来澳大利亚和日本都不给签了,人们又奔巴西、阿根廷、塞班岛,只要地图上有的地方能去,人们都想去。后来掀起了去匈牙利热,我想,现在趁年轻,出去闯闯多挣点钱比一辈子窝在家里强。反正再不济,出一趟国,开开眼,见识见识外国什么样,这辈子也值了。我老婆也同意我去,就这样,当即托朋友找关系,交了1500美元,两个月以后,我就乘上了北京开往莫斯科的列车,朝布达佩斯挺进了。这时是1990年12月。
    上火车一看,同路人真多,去匈牙利的约七八十人,分别来自北京、东北、福建、浙江,年岁大都二三十岁,多数都是第一次出国,虽说大家对未来的国外生活一点儿没底,人生地疏,语言不通,但都各有打算:有的想从匈牙利再转到意大利或奥地利,那边有亲戚开餐馆,可在那儿打工;有的是中专毕业,懂技术,想到中东那边找一份工干;有的想再转到非洲做生意;有的单身汉想出国娶个外国老婆,这是办国外永久性定居的捷径;也有的想从事针灸、气功、按摩一类中国人的绝活,靠这挣钱立足……
    列车开过乌拉尔山的时候,列车员告诉我们,看!快到欧亚分界线了,一个白色界碑从车边一掠而过,我心里一阵激动,这就是说我们已经冲出亚洲,要到高鼻子、黄头发、蓝眼睛的人中间去了。多璁河边“秀水街”
    布达佩斯真美,多瑙河两岸的风景漂亮极了。可是中国人、越南人、蒙古人、苏联人、波兰人,还有阿拉伯人蜂拥而来,真把这里搅得天翻地覆。
    中国人到布达佩斯后首先要办黄卡,取得一年居留身分。有了黄卡,就可以自由出入匈牙利和中国,把中国货倒到匈牙利卖。但要取得黄卡就得用注册公司。匈牙利允许外国公民个人有注册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最少是100万福林(合1.6万美元)。注册公司并不费事,几个人把钱一凑,请来律师,把律师费一交,等一两个月,公司就办好了。有了公司,作为股东,就可以到市警察局办黄卡,黄卡一办好,就回国内办货,把东西运到匈牙利来卖。
    匈牙利允许外国人在指定的市场上摆摊,市场管理员中午来收摊位费。自由市场上哪国货都有,但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有人管它叫“社会主义大集”,那可真是名不虚传。苏联人倒照相机、望远镜、剃须刀,蒙古人倒皮货,越南人倒烟酒,波兰人倒手表。中国人倒的都是清一色的国货:风油精、清凉油、遮阳伞、文化衫、内衣裤、皮夹克、羊毛衫、真丝头巾、景泰蓝戒指、手镯。我和几个朋友回国办了一大批货,就在布达佩斯摆起摊来,真有把北京秀水街搬来的架式。
    一开始生意相当红火。一瓶风油精能卖1美元,国内药店里才6毛多钱。其他服装、日用品也都有两倍以上的利润。我们摊上的东西式样新颖,价格也比商店便宜得多,很吸引人。匈牙利人的月平均收入二三百美元,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都比中国高,可是眼下匈牙利正朝资本主义过渡,人们把大笔的收入都留着买房子、汽车,平时花钱小气得很,净拣便宜货买。所以我们办货一般都进几块钱人民币的小东西,卖几个美元,人们觉得便宜,好出手。高档的东西卖起来比较困难,价格一贵,就把顾客吓住了。布达佩斯人早晨六七点钟上班,下午三点钟就下班了。他们爱逛“社会主义大集”,买中国人摊上物美价廉的商品。那时我每天差不多有50美元收入,每月平均按20天出摊计算,轻轻松松也有1000美元收入。房租1.6万福林,合200美元,同两个朋友合住,这样一个人连吃带住每月200美元打住了。有的出摊勤的,早出晚收,最好的能有两千美元月收入。
    我把从北京带来的货卖完了,就到别人那里去进货。现在已经自然形成了分工,有人专门从北京背货过来批发,有人专门在匈牙利摆摊。布达佩斯有每天开放的集市。每到周末开放的有个大集市,中国人管它叫“山丹丹”。那个地方离市中心远,每到星期六我就一清早起来赶头班地铁,到那里可以占个好摊位。星期一一般是最低潮,有时我就休息不出摊了。
    早晨出摊,晚上收摊,中午就买个热狗和饮料填肚子。一两个月下来,风吹日晒,所有摆摊的中国人,不管是小伙子还是姑娘,都成了“煤球”,一个个油黑铮亮。出摊收摊,这就是国外秀水街“国际倒爷”的生活旋律。可是好景实在不长。匈牙利梦结束
    匈牙利把国门一敞,谁爱来谁来。来得最多的要数中国人了。最高潮的时候每个星期都要新来一两百人。下车伊始,人们还是照着前人的办法,注册公司,办黄卡,背货,摆摊。据说,不到一年,中国人进匈牙利的就达到了两万,办的公司也超过了3000多个。可是这些公司几乎全是办黄卡摆摊的公司。
    匈牙利的中国人和中国货越聚越多,货一多,价就跌,钱也越来越难挣了。中国人的毛病就是不团结,互相拆台。货一多,大家都争着降价。本来也想办个商会,把大家组织起来,也好保护自己利益。可是能人太多,谁都想当头,结果也没组织起来。
    后来我摆摊的收入减少,每天平均降到20美元,而且更要起早贪黑。到热闹的地铁站,还能卖出好价。胆子最大的就是到市中心街上摆摊,那里没有执照不许摆摊,管得严,警察一发现就罚款。还有让人垂头丧气的是,到中午还没开张,可是收摊位费的倒来了。有时我干脆趁他还没来,就收摊回家,等他收过了费,我再摆出来,以后他们也学油了,收费不定时,随查随收。
    在匈牙利货不好卖了,大家就想到南斯拉夫那边去卖。可是南斯拉夫边境管得严,凡带货的一律不让进,有时把货扣下,人还是放进去了,有时连人带货都不让进,还在护照上敲一个章,上面写着:“一年之内不准进入南斯拉夫”。带货进不去,不带货进去又没用。有一哥们聪明,一连气套上10条真丝砂洗裤子,把珍珠项链绑在腰上。好在海关还没有搜身这么一说,顺利通过,小赚了一笔。
    中国人赚匈牙利人的钱,匈牙利人也赚中国人的钱。每月几十万美元的房租进了匈牙利房东的腰包,中国人办公司存到匈牙利银行的资金也有几千万。为中国人办公司的律师一个个都发了。中国人给匈牙利带来了市场繁荣,但是也带来了头痛的问题。
    糟糕的是有的人挣了点钱,就开始胡闹,把挣的那点钱又扔进去了。布达佩斯开的卡西诺(赌场──本报注)是为旅游者办的,可是到了晚上,90%的赌客都是中国人。赌场老板干脆连看门带发筹子的都雇了中国人。有人一赌就是通宵,一输就是几千美元。中国人好赌在匈牙利可算出了名。逛红灯区的也有人在。
    总有几颗老鼠屎弄坏了一锅汤。租房逃长途电话费的,一逃就是几十万福林,逼得房东差点上吊,打架斗殴也是常事,影响社会治安,老百姓也很反感。匈牙利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对中国人进行限制。先是停发黄卡,后来又停办公司,海关禁止带货入境,后来干脆禁止任何中国人入匈牙利境了。这也连累了中国公派代表团,有几次代表团一下飞机就被挡在界外,后由匈方接待单位出面才放出机场。
    匈牙利对中国人开刀是下了狠心了。警察抓到签证过期还摆摊的,立即铐走,送集中营……。逼得一些哥们,把护照交给中国使馆,答应限期离境,这才放出来。
    俗话说,脚底下的泡是自己走出来的。中国人沦落到今天又能怪谁呢?匈牙利梦对中国人来说已经点上句号了。于是人们开始奔罗马尼亚、捷克。还是老办法,办公司,办居留,然后再想法子照样倒货。我的下一个目标则是莫斯科。九十年代闯「西部」
    莫斯科比布达佩斯大多了,人多,车多,高楼大厦很有气派,可是卫生很差,够脏够乱的。
    到莫斯科一逛街,我就乐了。街上遇见了不少从匈牙利杀过来的哥们。有的叫得上名字,有的是半熟脸,名字叫不上来,但都是一起在布达佩斯摆摊时见过的。闹了半天大伙又都聚在莫斯科了。俄罗斯的生意现在比较好做,一是人口多,市场大,物资短缺购买力强;二是这里的消费便宜,一月几十美元就够一个人生活了;三是交通方便,北京和莫斯科之间每星期有3趟国际列车,这对捎货特别有利。
    眼下俄罗斯好销的就是羽绒服、皮夹克、仿阿迪达斯、兔羊毛衫、人造革旅游鞋。这些东西利润最大。
    高档货在俄罗斯基本卖不动。他们现在每月平均工资才合五六块美元,比中国人还少。对他们要多来点“穷人美”的东西。一件猪皮夹克少说也得卖38至40美元,北京上货价130至160元人民币,再加上托运等各种杂费,每件怎么也能净赚10美元。200件就是2000美元利润。
    有人管俄罗斯叫九十年代的西部,中国人去世界其他地方已经没多大戏,但闯一闯“西部”还是能抓到赚钱机会的。列车止的“国际倒爷”
    上国际列车时,站台上的情景最激动人心了。
    这里各国倒爷都有:波兰人、独联体人、南斯拉夫人、罗马尼亚人、保加利亚人,用塑料编织袋装的货堆满整个站台(见下图)。北京已经成了他们买货的天堂了。中国人也不示弱,也把大包大包的货往车上扛。有的波兰倒爷一个人就买4张火车票,把整个包厢的4个位置都占下来放货。(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