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德国教授主张建地下通道铺设管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3-06-30

    为地下管道的修建和维修,马路总被挖了填,填了又挖。为什么不把地下管线安装在一条地下通道里呢?早就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
    柏林地下的铸铁水管已经使用了100多年,每天总要发生10起以上的水管破裂漏水事件,于是上面的马路被挖开,就近的住户被通知停水半天或一天。
    这种令人不快的事情并不是偶然现象。1992年10月,汉堡整个市区简直就是一个大工地:地下排水系统已到了不修不行的地步,多条街道被挖开,机器轰鸣,马路改道,车辆绕行,给行人带来了诸多不便。可是,地下管道一旦修好,马路被重新填平,令人讨厌的这一现象消除还没过多久,邮电部门的工人又把刚填上不久的马路再次挖开以便敷设电缆──如此反反复复,没完没了。
    迄今为止,绝大部分城市地下管线的敷设是无计划的。下水道、自来水管、电缆、输电线、煤气管道、暖气管道……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敷设、维修和管理,它们自然也就各负其责,各行其事了。
    1842年德国铺设了第一条城市下水道。其后的150年里,德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共敷设管线长达270多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7倍。如果考虑管道、电缆相对集中在城市马路下面这个事实,可以想像得出城市地下是何等错综复杂和混乱不堪。
    专家们测试的结果表明,德国西部地区的下水道系统有10%到20%受到损坏,这就是说,有10%的废水没有进入污水排放系统,而是渗到土壤中污染了环境;另外雨水又容易渗入管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目前一些城市的地下管道破损严重,据估计原民德地区的地下排水管道有近半数亟待修理。按目前的修理办法,仅此一项,便要耗资1000亿马克。
    面对这些巨大的数字和复杂的问题,不少人束手无策,一筹莫展。但是,德国波鸿大学专门研究管道建设和维修的专家迪特里希·施泰因教授却把研究并解决这个看来难以解决的问题看成是自己的责任。他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在可以通行的地下通道里敷设管线。
    所谓可以通行的地下通道,是指在马路下面、有一定宽度和高度的不渗水坑道。各种管道和电缆都敷设在这条坑道里,每隔一定的距离,在马路旁边修一个进出口,以便维修人员的出入。如果需要更换或敷设新的管道或电缆,材料可由此运入,工人也可从此进入施工。实践证明,这种新技术可以免去马路被挖来挖去之苦,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交通,同时还节约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是一种一劳永逸、事半功倍的新技术。
    早在1869年,在英国伦敦的维多利亚大堤下就出现了第一条专门用来敷设管线的地下通道。但为什么在以后的长时间里未能得到广泛运用呢?关键问题是造价太高。随挖随填的做法,同修筑坑道这种一次性的大规模投资相比,自然要省钱得多。但如果从长远观点来看,从方便交通、保护环境、造福后代等社会效益来看,那么有计划地一次性投资修建安装地下管线的地下通道,无论在经济效益还是在社会效益方面都是可取的。
    当然,并不是说把所有的市内地下管线都改装到新修的地下通道里去。这样不光耗资巨大,而且也不太可能。施泰因教授主张在新建的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或其它建筑群,应该同工程一起设计、建筑这种地下通道。当然有条件的城市也可以考虑分期分批改造地下管线系统。瑞士的苏黎世已经在市内三个地区修建了这种地下通道。
    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给地下管线“家族”增加新的成员。30年前谁能想到要敷设光缆呢?谁能想到要敷设有线电视电缆呢?如果有了上面所说的专门地下通道,只须把这种地下管线家族的新成员安装进去即可,而不必像如今那样对马路一再开膛破肚。所以,修建地下通道还具有适应未来新技术不断发展需要的灵活性。(王德峰)说明安装地下管线地下通道示意图。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