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阅读
  • 0回复

古巴纪行(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3-05-30

    【美国《纽约时报杂志》周刊文章】题:重访古巴见闻(记者乔·托马斯)
    十几年前,我曾访问过古巴,当时,似乎人人都想逃离这个国家。在1980年那个动荡的夏天,大约12.5万人乘着小船从马里埃尔港出走。这一事件非常引人瞩目,使人很容易忽视大多数古巴人并没有走这一事实。和卡斯特罗一起留下来的古巴人称那些出走者是害虫。他们说,这些人走了更好。特殊时期
    苏联解体后,华盛顿一直在议论卡斯特罗倒台。眨眼之间,古巴外贸就下降85%,经济发展下降40%。由于预料卡斯特罗要垮台,而且在古巴右翼流亡组织的敦促下,去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古巴民主法”,把美国对古巴的贸易禁运扩大到美国公司在国外的所有子公司,所有在古巴停留的船只6个月内不得进入美国港口。然而,卡斯特罗仍然稳坐钓鱼台。卡斯特罗政府称这些危机之年是“特殊时期”。
    1993年春我重访古巴,来到哈瓦那。一天傍晚,下班回家的人们汇成了一条蛇形长阵,等待着匈牙利生产的老爷车。公共汽车上拥挤不堪。由于古巴能源和零配件严重短缺,公共汽车供不应求。老百姓生活日用品也很匮乏,甚至连照明用的煤油都不够。全国除了星期天之外,每天都定时停电。工厂只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通往该城海滨的马莱孔大道的入口处,一名青年妇女想搭便车。我停下车,表示愿意顺路带她一程。但她说她要往东走得更远,要到阿拉马尔。我说,我可以送她回家。
    阿拉马尔是个新建的郊区,专门安置那些已从乡下迁到哈瓦那的人。这名妇女说,这些公寓都不错,但是在“特殊时期”往返很困难。她在半日制学校学习会计课程。她刚刚结婚,现在和婆家人同住。
    天很黑,没有月光。阿拉马尔当天从下午5点至晚上8点停电。当我们到达阿拉马尔时,我什么也看不清。在有4个车道的公路上,只有我一个人开着车。马路上全是骑自行车的人。(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