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英“经济学家”记者说我人民政权十分稳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57-10-05

    【本刊讯】9月28日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国际栏中发表一篇最近到达北京的该报特派记者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是:“中国之谜”。
    中国的情况从外面看来比从内面看来动荡不安得多。不管是否有所误解,当前在北京、天津、南京和上海以及像兰州那样新的工业中心和新疆那样边远地区的情况反映的既不是在镇压下的紧张情况、也不是公开的不满。访问者在街上和电车上看到的人们确实是愉快的、和气的、好奇的、开朗的、殷勤的、好群的,同时仍然是道地的中国人。但是一回到香港,中国共产党报纸上登载的关于不安、犯罪、“右派”阴谋、粮食投机、镇反活动的消息被不断的反复重申,再结合关于党的分裂的白日梦,给人一种危机爆发迫在眉间的印象。
    毫无疑问,身历其境的人们的反应是比较接近真实情况的。在住在北京的一些客观而有经验的外国人中间,总算还有机会进行观察、比较和判断的人们都一致认为,如果猜测今天中国国内就要发生悲惨的危机或者哪怕是即将形成这种危机,那就是根据主观愿望而夸张事实了。当然,问题是有的,不安情绪是存在的,尚未获得答案的疑问也是有的。但是,如果在读了党自己有意公布的关于反对政府的越轨行动的材料以后就自以为发现了危机的迹象,那就是错误的了,如果想像在领导人物之间当真存在着不一致,那也是危险的。
    使党的决策当局经常担忧的主要问题在于农业的收获。在共产党人的统治下,其他一切问题同天灾和缺粮问题比较起来,仍然是要退居后位的。去年收成不好。北京和上海附近的仓库中所贮存的粮食,都已经动用去应付今年年初的饥荒。据官方宣布,安徽饿死了五百人,但是政府说这完全是由于极其严重而不可原谅的管理不善。平心而论,过去死于饥荒的人是要达到百万之数的。
    ……政府的控制仍然是十分稳固、无可动摇的。傀儡报纸居然十分详细地报道了一些不安的情况,这固然是颇为令人莫名其妙的,但是,这的确是有力量的表现而不是软弱的表现。必须记住,如果不是经过党的许可,中国任何报纸(无论是党的机关报还是颇为滑稽可笑地称为“民主”或者“知识界”报刊)是连一行文字也登不出来的。不但如此,目前的报道又都是首先而且专门为在国内进行宣传而发表的;共产党政权似乎是完全不理会世界的反应和西方的推论的。
    情况好像是这样的:“百花齐放”运动经过一段大家缩手缩脚而迟迟不起来响应的初期,发展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毫无疑问,最高决策当局现在也许认为当初最好只许党员对党的作法提出毫无顾虑的批评,党员一直在“整风”运动的烈风下颤抖着。
    ……红色的鲜花仍然在次第开放,恶草毒花固然是出乎意外地、令人遗憾地生长了起来,却依然可以不大费力地拔除的。的确,从处理昙花一现的万紫千红斗芳菲的局面的作法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共产党政权决心要转退为攻,要利用响应号召和请求而提出的批评作为借口,用以完全扼杀进一步的批评。应该指出,党曾经以开明而容忍的态度先让所谓民主党派的非共产主义“反对党’’来发出郁忿的叫嚷,然后才出来斥责批评共产党作法的人……
    从历史上看,无论中国是在共产党人还是在皇帝的统治之下,政府如果要维持长久,就必须保持农民和士人的双重支持。军队同农民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如果农民中间发生了饥饿和不满情绪,那末军队的忠诚就可能受到影响。学者们的失望和不满则可以暂缓处理,从长计议。假如是粮食问题圆满解决,那末就要用毛泽东最拿手的强迫与说服并用的一种变化多端、残酷无情而灵活自如的办法来处理思想问题了,其结果如何必须再过十年才能有所分晓。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