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阅读
  • 0回复

经济合作与政治和解进入“临界状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3-05-02

    【香港《明报》4月29日社评】题:两岸关系发展到“临界状态”
    “汪辜会谈”算是开得相当成功:除了某些客观上暂难解决的问题之外,基本达成了不少目标。应该说,这次会谈是脚踏实地向前跨进一大步。
    经过近几年的良性互动,和这次的善意接触,海峡两岸关系可说进入了一种“临界状态”,处于“经济合作”与“政治和解”之间的可进可退的迷离境界,而且颇有可能相当长期地基本停留在这样一个境界。
    这一临界状态之出现,有多种因素,和一段曲折而微妙的过程;而它之所以会维持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则主要因为通向政治和解的谈判之门仍未开启。不但大门未开,而且北京和台北双方都只是“心中有钥、手中无钥”。
    北京心目中的钥匙是“由‘政党谈判’达成‘一国两制’协议”;台北心目中的钥匙是“由‘政府谈判’互相承认‘政治实体’”。
    这两把钥匙的设计基本不同,而且似乎基本上都打不开大门上的那把锁。以现阶段的一个难题来说,直接“三通”被台方列为“政治问题”,要在(国统纲领)所规定的“中程阶段”才可列入议程。大陆方面对此甚不同意,认为“三通”属于“经济实务”,应该可在“汪辜会谈”这种性质的会议提上正式议程。
    很显然,双方对这问题的立场都有道理;因为“三通”本身乃是经济实务,但其所以成为问题则是由于政治形势。
    台北的用意显然正是想利用这提法的“含义不清”,先促成“两府谈判”,而搁置“两个政府”的主权地位问题。如果以“一国两制”作为前提、以“两党谈判”代替“两府谈判”,台北宁可拖延观望,不会贸然入局。但大陆方面当然也绝不会为了早日把“直接三通”提上议程,而贸然接受“可被解释为两个地区政府进行对等谈判”的格局。所以,在汪辜会谈基本上顺利结束之后,两岸关系大概还只能相当长期地滞留在“经济合作”与“政治和解”之间的临界状态。在若干方面仍可取得经济性、实务性、功能性的进展;但进一步的突破还有待于各方面因素的变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