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英《卫报》一记者撰文谈访华观感说:中国人信赖毛主席并对将来有极大信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1-01-29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1月25日刊登英国《卫报》一记者所写的访华观感,摘要如下:
    经过绵延无数里的俄罗斯空旷草原,景象忽然热闹起来,这里已是中国了。
    从北京到广州,我们随时从车厢向外望,都可以看见人们在工作。在一幅较小的田里,这里是二十人在收割,那里是二十人在锄土;大幅的田里,工作的人可能多至百名。在路上,你可看见拉着车子的、踏着车子的、推着车子的或者挑着担子的人;不论在那里,不论在怎样情况之下,他们都是热情地工作。
    我未见过旧时代的中国,因此我说不出它有多大的变化,但是我参观过中国今天的许多机构和见过许多中国人,他们都表现出上进、对毛主席的智慧和慈爱的信赖,以及对将来有极大的信心。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智慧的民族,正在以新的努力来解决现代的各项问题。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这里是一个教育问题。中国过去的传统教育,像我们(指英国)的教育一样,都是以文字和纯粹理论为基础的。对于如何使青年人配合科学与工业的时代则甚少注意。现在的中学校,却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并加上实际生产,使年轻的人感觉到他们不再是孩童,而是对社会负责的有贡献的分子。
    在一个大好阳光的早晨,我们参观南京一所中学校。校长、学校的党书记和技术主任,都在大门口迎接我们,他们把我们领到一间以蓝色天鹅绒、手织花边和红木家具布置的客厅。我们一边呷着茶,一边听着校长给我们叙述学校的情况。学校制造收音机
    这所学校在1952年开办的时候,学生只有一千五百人,现在学生已达四千人,不久将增加至六千人,学校有运动场,有宽达数亩的校园——学校都有校园的。每天上午的时间都用于上课,其余的时间则用于实际工作。一天上课和工作的时间严格规定为八小时。现在,好几个工厂已和这个学校联系,每年生产收音机两万架。他们谦虚地告诉我们,这些收音机还不能算是十分完美的制品。但是对于这种制品,我是有资格评定的,在我看来,制成品都很好。
    除了参观中学之外,我们还参观过小学校、幼儿园和托儿所,它们的设施和英国的没有什么不同。儿童们个个样子健康。大量培养医师
    我们参观过的医院也不只一间。在医药卫生方面,中国有它的特殊的情况。在中国的广大地区上卫生工作还得从头开始,因此,目前必须大量培养医师。不过,中国也有足以与西方标准较量的专为教学而设的医科学院和医院。我们在上海曾参观过这样的一所医院,那里有病床一千一百张,医生三百人,护士五百人。我们知道,医生中有一部分是很老资格的。参观病房的时候,我们都得穿上白色的罩衣,戴上口罩和罩帽;通过手术室走廊的时候,我们还得全部换过衣服,穿上套靴。
    陪同我们参观的雷先生对我们说:“我们给你们看旧也看新。解放以来,旧的生活方式逐渐过去了。”看新也看旧
    旧的方式,我们的确看见了。在路旁或在小巷中,还有用木搭成或用泥砖盖搭成一大间的小厂房。厂房没有窗、厂门打开着,里面有的是车床、缝纫机、印刷机、打铁工人的火星溅到街上,制鞋工人的鞋模堆到门外。打铁声咚咚,履带转动声呜呜,印刷机声砰砰,震耳欲聋。可是新建工厂与这种旧情况恰恰相反,光线充足,附设有托儿所、学校、食堂和诊疗所。
    在一个仍在建设中的卫星城里,我们在一个住宅区访问一位五十八岁的老太太。她住一个房间。房间摆满家?h,有双人床一张。她说,她和别人同用一个厨房,但她有自用的厕所。不管这些设备是否符合西方标准,可是一切都非常清洁。这位老太太的丈夫和儿子都死了,现在她在托儿所照顾别人的小孩子,感到非常快乐。
    不错,从西方标准量度,这种生活标准还是低的,但比起旧中国的饥饿贫困来就高很多了。
    (文内小标题是原有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