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竞争:中国成功的关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3-01-01

    英刊认为,中国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注意靠内涵实现增长和提高效益,并从扩大出口中得益,其经济结构同东亚邻国相似
    【英国《经济学家》11月28日文章】题:竞争是中国成功的关键(作者吉姆·罗韦尔)
    中国的改革迄今一直很成功,原因是他们把大量竞争因素引进经济领域,尽管有时是以一些难以辨认的形式进行的。这使中国基层经济部门的成效好得惊人,同东亚邻国的经济结构越来越相似和越来越一体化。但是由于改革尚只进行一半,所以中国的经济充满了矛盾和紧张,特别是就政府的作用而言。
    中国共出现三次改革浪潮,第一次是邓小平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亲自发动的。他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建立食品购销市场经济,开始放开除粮食之外的大多数食品价格,最后又取消了公社,改而实行的基本上是家庭耕作。
    邓小平的这两个举措取得惊人成功。产量大幅上升。更重要的是。生产率也大幅度提高了。但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却减少了。这使中国人的生活都迅速明显改善,为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也使得农村能余出一部分资金来资助实现工业化。这种改革的政治特征是,剩余资金不是象失误的第三世界国家或斯大林主义工业化运动那样靠榨取农村获得的,而是通过让农民变富得到的。
    另一件事是取消中央政府对外贸的垄断,还实验性地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使中国从以出口为先导的经济增长中得到好处。
    中国的农业改革成效非常显著,使决策者能迅速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方面。分别于1984年和1987年出现的后两次改革浪潮是致力于解决工业方面问题的。尽管国营工业的主要难题仍未解决,但取得的成绩比人们一般想象得要大。
    为了弄清中国究竟取得多大成绩,不妨提一下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珀金斯开列的“核对清单’”。他指出,在改革中央计划经济的过程中,要使市场体制顺利运转,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商品必须通过市场而不是通过行政分配提供;(2)价格必须反映出从长远来说哪些商品相对短缺,而不能按计划来确定;(3)必须存在竞争,不能出现垄断,否则生产率便无法提高;(4)经理必须按市场规律,而不能按国家官僚机构的规定办事。
    在中国,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改革很注意第一个和第二个条件,现在这些条件已接近具备。第三个条件也在逐渐具备。第四个条件则尚不具备。
    (1)由计划人员调拨的商品越来越少。去年计划调拨的商品减到不足20种。在迅速扩大的非国营部门里,几乎没有任何投入或产出是国家计划内的。
    (2)因此毫不奇怪,中国的价格日益接近于反映商品短缺的真正状况。市场定价的成份日益增大。现在75%原材料的销售价格已经由市场确定。
    (3)在许多因素的推动下,竞争已经在整个经济领域扩展开来。一个因素是外贸和外资的扩大,另一个更大的因素则是经济权力的下放引起各省间的角逐。这同美国联邦制搞的社会和经济试验惊人地相似。
    这些情况造就出一种看上去始终不怎么像社会主义的经济。中国的工业结构与其说同俄罗斯和东欧相似,不如说更同东亚的邻国相似。中国的工业产值主要是大量小型企业,而不是大型企业创造的。
    中国发生的最大变化是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实际上在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中国取得的经济增长全是靠增加投入,特别是靠增加资本投入取得的,而不是靠更加有效地利用投入取得的。
    现在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