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新加坡掀起「说普通话」运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2-12-02

    【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30日文章】题:新加坡掀起“说普通话”运动,争论随之而生(记者皮埃尔·戈德)
    由新加坡政府发起的一场敦促华人更多地使用汉语的运动,在新加坡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语言、价值和亚洲人的意义上。
    新加坡人能够用英语把他们传统的亚洲价值观传给下一代吗?政府和部分直言不讳的华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而其他新加坡人则认为,好的价值观可以以任何一种语言传下去。
    新加坡有三大种族,四种官方语言。在这座城市成为国家的27年里,政府成功地使英语成为新加坡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的共同语言。起初,英语是建国的工具,帮助新加坡富裕起来。但如今,政有担心,新加坡人英语讲得太多了。
    新加坡新闻和艺术部长杨荣文在一家报纸上撰文说:“英语的广泛使用给新加坡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造成了许多困难。西方通过书籍、杂志和电影对我们在文化上有很大的影响。有些影响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我们的经济不允许我们排斥外来影响,因此,我们设法通过促进传统的价值观来抵消有害的影响。”
    新加坡的讲汉语运动始于1979年,其目的一是说服讲方言的华人说普通话,二是鼓励讲英语的华人讲普通话。政府感到不安,其原因是华人在家中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0%增至1990年的21%。
    政府鼓励各民族群体保持自己的传统价值观,同时还大力促进五个“‘亚洲价值观”,要求全体新加坡人共同遵守。它们是:国家高于社区,社会高于个人;家庭是社会的基木单位;社区支持并尊重个人;求同而非冲突;种族和宗教和谐。
    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律系副主任沃尔特·伍恩在一篇评论中说:“目前发出的信息表明,讲英语的人对社会是危险的,更加广泛地使用英语可能危及新加坡的社会结构。”
    伍恩先生说:“新加坡的文化将是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马来文化、英国文化、美国文化以及世界各地文化的大荟萃。我们为什么要把我们自己局限于一种或另一种文化呢?新加坡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
    杨先生说:“非常清楚,我们不希望成为一种西方社会。自从6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社会已经走下坡路……西方文化已失去其道德规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