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南美“三岔口”纪行(六·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2-02-29

现实与前景
    阿根廷的伊瓜苏港坐落在伊瓜苏大瀑布附近,城市小巧玲珑,颇有欧洲田园风味。它以旅游、商业为主,出售的多是阿根廷产品。遍街的商店完全是皮与毛的世界:皮衣、皮靴、羊毛衫……人们似乎可以从中感受到潘帕斯草原的气息。此外还有盛产于阿南部巴塔哥尼亚高原的名贵裘皮旱獭皮、狐皮等。店员们满面笑容,殷切邀请游客入店选购。然而巴西游客看的多买的少。有些人还窃窃私语地说:“物价上涨得这么快,伊瓜苏港已无物可买了。”事实也的确如此,一件做工精细的皮茄克售价500美元,即使最普通的也要100多美元。午饭要一份牛排竟比一河之隔的巴西贵1/3。原来阿根廷政府为对付严重的通货膨胀,采取了货币美元化政策,把阿根廷货币奥斯特拉尔与美元挂钩,中央银行以充足的美元储备确保国家规定的美元汇率稳定不变。这一措施确有奇效,当月的通货膨胀率就由前一个月的27%降至2%。它的副作用是由于国币变得坚挺,无形中提高了出口产品的成本。相反,邻国巴西为了鼓励出口,实施的是货币贬值的措施。巴西人用巴西货币换美元购买阿根廷产品自然就不划算了。这样,不同的国内经济政策就导致了两国贸易条件的不平等。我曾在报上看过这样一则消息:阿根廷经济部长卡瓦略在里约热内卢参加南锥体共同市场成员国会议时指出,阿根廷实施的货币美元化政策有效地扼制了通货膨胀。他希望巴西也能效法阿根廷。并指出,其意义远远超过对付通货膨胀本身,它可以使成员国之间经过调整国内的经济政策,为未来的统一市场铺平道路。
    在南锥体共同市场成员国中,阿根廷与巴西的经济发展水平最接近,因而最具备经济联合的条件。它们是共同体的火车头,只要它们协调关系,积极合作,带动整个共同市场是大有可能的。事实上阿、巴两国经济也存在着很大的互补性,具有联合的天然优势。巴西绝大部分国土处于热带,盛产咖啡、水果、大米等,阿根廷则处在温带,出产小麦、牛肉等,两国完全可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伊瓜苏港,尽管阿币坚挺,但温带水果苹果、梨仍比巴西市场上便宜一半,大蒜的价钱也仅为巴西的30%。
    尽管如此,当前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却使这种天然的优势难以发挥。巴西《米纳斯州报》1991年5月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阿根廷谷物交易中心主席加西亚对布宜诺斯艾利斯不能阻止巴西购买美国有补贴的小麦而表示遗憾……巴西每年都有400万吨小麦的缺口,而阿根廷今年可以供给巴西130万吨小麦……巴西以每吨低于国际市场30%的价格从美国进口70万吨小麦。它使得阿根廷小麦价格暴跌,造成1200万美元的损失……此外,加拿大还以延期两年付款的优惠卖给巴西100万吨小麦。阿根廷提供不了这种优惠,相反需要提前一天收款……这一切又说明了阿、巴两国互通有无的艰难。
    夕阳西下,我踏上了返回巴西东海岸的归途。几天来在“三岔口”的经历使我看到南锥体共同市场的美好前景和通向共同体市场的道路的艰难曲折。(六·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