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以中文坚持写作 道海外华人心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1-12-30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2日文章】(作者张曦娜)旅居瑞士的赵淑侠今年先后发表了两篇颇受瞩目的文章:《文学女人的情关》与《文学女人的婚姻》。所谓“文学女人”是赵淑侠自创的名词,指的是内心细致敏锐,感情丰富;爱、恨强烈而又经常梦与现实不分的女性作家。赵淑侠在《文学女人的情关》中写道:“太富于幻想的文学女人,常犯‘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的毛病,待她们认定了爱与被爱的对象时,又毫无保留的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于是文学女人闯不过情关的悲剧就这么发生了。”
    这两篇文章发表后,反应极为热烈,许多读者认为,她写出了“文学女人”不为人所了解的一面;而一些女性作者则是心有戚戚焉,觉得她道出了她们心中那么一点无奈与寂寞。
    赵淑侠共出版了19本长篇及短篇小说,在未正式步入文坛之前,她曾当过好几年的播音员和美术设计师。
    40岁时,以长篇小说《落弟》及短篇小说《王博士的巴黎假期》、《塞纳河之王》等作品引起瞩目,也为日后的文学事业奠下了基础。
    赵淑侠早期的作品多数是以海外华人的生活和苦闷为题材,其中包括海外华人在民族感情与认同上的矛盾与痛苦。如颇受海外知识分子瞩目的长篇小说《我们的歌》,就是一部以海外华人的民族感情为题旨的作品。
    多年来在欧洲以华文孤军作战,赵淑侠始终有所坚持。这些年来,不断有人问她是什么力量促使她在欧洲这么一个华文文学颇为沉寂的地方,持续创作那么多年?赵淑侠也不知如何以对。“当人们这样问我时,我自己也没有答案,这么多年来,我只是让自己工作,不停地工作……”她说。
    目前任“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会长的赵淑侠,在过去的一段日子也忙着筹组欧洲华文作家协会,目的是将为数不多并散居在欧洲各地的华文作家组织起来,彼此有所联系。
    赵淑侠的最新作品是《赛金花》。对于这部“以赛金花这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为经,以八国联军和当时社会为纬”而写的小说,赵淑侠抱持了极为严格的创作态度,她曾以两年的时间四处收集历史资料,再以两年的时间埋头写作,在提及这部作品时她说:“我并不是为赛金花作传,而是以女性的角度从事创作。”
    因此,她说与其说赛金花是传记或历史小说,不如说是一部女性主义小说更为贴切。
    对于文学创作,赵淑侠的热诚始终未减。她已拟好下一部作品的创作大纲,并计划以半年的时间埋首完成。谈到未来的作品,赵淑侠抱着很大的期许,她总是觉得,在过去,身为女性作家,她在创作时存有太多顾忌,给自己诸多限制,因此很多时候不是言不由衷,就是无法彻底表现自己。这些年来,她已渐渐改变想法,觉得应该抛开过去的包袱,给自己一个更广大的创作空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