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稳定求实 稳进协调 稳步慎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1-03-29

    【纽约《侨报》3月26日文章】题:稳进求实的经济蓝图——评李鹏报告的几个特点
    纵览今次李鹏的报告,感到在经过了几度大起大落的经济动荡之后,中共对这个拥有11亿人口的大国的发展前景,比以往有了更为冷静、客观、清醒的认识。
    报告的第一个特点是:“稳定、求实”。无论是远景规划还是近期目标,规模上都看不出有多么宏伟惊人,速度上也没有令人目眩的数字,甚至李鹏报告中也找不出过去常用的“豪言壮语”,通篇的调子是平稳、客观、求实。李鹏指出,实现国民经济第二个战略目标,主要是在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全国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发展教育事业,推动科技进步,改善经济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强重点建设,为下世纪初叶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由此可见,未来1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只是“稳进”而不是“跃进”。在“稳进”的经济环境下,推进其他各项事业的进步。
    第二个特点是:“稳进、协调”,坦陈经济发展的难度。中共制定的规划,今后10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左右。
    李鹏解释,这个要求是积极的、也是留有余地的。比起前10年8.9%的速度,这个增长率显然是低一些,但是由于10年中大陆的经济规模扩大了,经济基数也随之大了,后10年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包含的绝对量比前10年要多得多。另外,后10年6%的增速,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基础上的速度。
    还有,针对前几年出现的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现象,报告也指出,今后10年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的原则,逐步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可见中共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是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协调和理顺各种经济关系,成功地解决现有的和可能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这也是保证国民经济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轨道的关键。
    第三个特点是“稳步、慎重”,推进改革。经过80年代的努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但是,因原有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消除,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导致了经济领域和理论界的某些混乱。事实证明,原来设想用三五年时间完成改革已不可能。今次中共推出的《纲要(草案)》提出再用10年时间的努力,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应该说是一个明智的决策。引人注目的是李鹏报告着重强调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和住房制度改革等措施,而对一些影响较大和有争议的改革方案则明显淡化或推后。由“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到“慎重、稳步”地改革,是中共在汲取10年改革教训之后得出的经验。在目前的情况下,改革措施的出台尤须慎重,“一方面改革的措施与步骤要有利于解决当前与长远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安排,也要考虑为深化改革创造有利的环境”。这一点,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