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中国采取措施提高棉花质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0-12-03

    【美国《商业日报》11月20日报道】题:据认为,中国为提高棉花质量采取了初步措施(记者吉恩·林发自广州)
    参加中国最近举办的秋季广交会的商人们说,中国为缓解它最重要的出口产品面临的危机作出了艰难努力,现已采取了初步措施。
    1990年上半年,纺织品销售额为62亿美元。这方面的出口额占中国每年出口总额的1/4左右,其中棉织品占大约一半。
    危机的焦点,是棉花以及某些纱线和布匹的质量差。棉织品曾被称为中国“24K黄金”产品,在许多国家都是免验商品。
    然而,1989年美国一些公司对中国出口的棉纱和坯布提出了27次索赔。日本商人就133万码坯布提出了19次索赔。
    中国官员认为,质量下降的原因是1988年实行的贸易改革。
    地方官员为追求高利润和出国的机会而建立起几百个贸易公司,其中有许多是生产设备差,质量无保障,提供的产品不符合合同要求。
    不符合标准的小型一棉纺厂哄而起,造成已被确认的棉纺厂的棉花供应不足。
    恢复棉花和布匹的质量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出席广交会的纺织代表团发言人赵先生说:“一些顾客告诉我们质量已有所提高,虽然提高得不是很快,但是已经开始。”
    赵先生指出,纺织部宣布1990年为质量与服装式样年。为了落实这个口号,纺织部和国务院的官员们召开了一次有省一级官员参加的电话会议,敦促他们具体执行。
    中央当局还建立了一个以纺织工业部部长为首的调查团。
    赵先生说:“他们到各省去检查棉花质量。发现问题,就地解决。我想这是迈出的一大步。”
    监督生产和这些产品贸易的努力也影响到合资企业。中国方面要求它们实行自我监督并且只能出口自己生产的产品,而不能出口国内棉纺厂的产品。
    由于今年棉花增产大约10%,达420万吨,追求质量的努力得到促进。赵先生说:“如果我们缺少棉花,我们不得不使用低质棉,我们别无选择。”
    纺织部计划在明年开始的第八个五年计划中加强对棉织品的生产监督。
    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日本公司商人说,中国正在作出的努力使他受到鼓舞。“为了提高质量,他们派了许多人到各省去,这样总比不抓好,但是将需要很长时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