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日报说中国粗钢生产势头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0-12-02

    【日本《日经产业新闻》11月27日文章】题:中国粗钢生产势头良好(作者日本钢铁联盟海外调查部部长户田弘元)
    去年突破6000万吨大关的中国粗钢生产,今年以来通过重点抓对现有设备的挖潜和改造,又获得新的发展,估计产量将比去年约增300万吨,从而达到6450万吨。特别是下半年钢铁需求量增大,开工率一直保持高水平。
    据正式统计,1989年的炼钢能力是6117万吨,炼铁能力超过7000万吨,连续铸造能力是1700万吨,轧制能力是6935万吨。
    假如加入冶金工业系列外的约350万吨的炼钢能力,则估计开工率超过85%。除去因维修保养而停工的因素,可以说开工率差不多达到了100%。
    中国没有正式公布钢铁生产的长期目标,因为目标总是在不断地修改。但是,据冶金工业部人士非正式透露,中国的钢铁生产有这样一些数字,粗钢产量1995年达7000万吨,2000年将超过8000万吨,炼钢能力2000年将达1亿吨。
    第八个五年计划中确定的目标尚不消楚,但是,鉴于过去粗钢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靠对现有设备的挖潜和改造,所以,估计将会继续采取和现在的路线。
    事实上,鞍山、武汉、本溪、梅山、莱芜、珠江、马鞍山和湘钢等钢铁厂已经获准利用外资搞改造和扩大工程。梅山冶金公司利用外资从新日本制铁公司引进半新设备,和鞍山钢铁公司利用外资从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引进半新设备的计划,已经被批准。
    宝山钢铁厂正作为世界最新型的低公害钢铁厂而崭露头角。明年6月,第二期计划将告结束。届时,粗钢生产能力将达670万吨,而当第三期计划结束时(本世纪末),将达1000万吨。
    最先实行承包制的首都钢铁公司,按计划利润每年增长7.2%,而实际上每年都超过这个数字。
    由于产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钢铁需求已经多样化,然而,在设备更新和流通体制方面缺乏灵活性,这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的设备主要是50年代和60年代的设备,它们带来公害,影响环境。因此,要大幅度减少公害,就必须更新设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