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涨价提工资再涨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0-07-30

    【巴西《阅读》周刊7月11日二期文章】题:通货膨胀文化
    数十年的高通货膨胀率使巴西人认为物价只会上涨。生产者提高其产品价格,商人在销售时再次提价,劳动者要求提高工资,生产者则再次提高产品价格。所有人都暂时感到满意,要求政府采取措施和继续推动价格上涨。上涨速度越来越快,似乎每次循环都能使大家获得更多的利益。由于每个人都知道不可能建立一种使所有人同时得到好处的神奇制度,因此都拼命争先增加个人收入,把损失推给落在后面的人——循规蹈矩的劳动者。圣保罗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瓦斯康塞洛斯说:“通货膨胀文化变成了巴西人的保护伞。谁也摆脱不了多年来学到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我们每个巴西人都受到这种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它以非常明显的方式主导我们的行动。”
    很多年前,企业就放弃了通过提高生产率和管理效能而获利的作法。经济学家安东尼奥·德保拉说
    :“巴西企业家养成了坏习惯,为了获得利润,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转嫁成本和提高价格。”企业家沃纳·施拉佩说:“商人不知道什么是生产率。几乎所有的商人生来就会同通货膨胀共处,他们学会了如何在通货膨胀形势下经营,把经营不善归咎于通货膨胀。”
    作为一种文化整体,通货膨胀有自己的传统和法则,可以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巴西著名经济学家德尔芬·内托认为,巴西人确实生活在一种通货膨胀文化之中,但是传授这种文化的教师是政府。他说,政府的开支超过收入,必须从某个地方搞到额外资金。为了弥补赤字而发行货币,这就导致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使劳动者的收入遭受损失。德尔芬说:“通货膨胀是把劳动者的财富转给政府的一种机制。
    “如果政府不再制造通货膨胀,整个通货膨胀文化就会化为乌有。”
    圣保罗大学政治学教授玛丽亚埃米尼亚说:“通货膨胀文化使社会关系败坏。工会只想能提高工资调整指数,企业家只考虑转嫁成本,谁也不承诺进行竞争、诚实行事和提高生产率。”通货膨胀是现存的最坏的一种“税”,任何一个公民都逃不脱,更糟的是它对穷人的打击比对富人更为严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