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拉美政坛三女杰(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0-05-30

泽利亚·卡多佐
    巴西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也是世界上通货膨胀率最高(年通货膨胀率达1000%)的国家之一。人们一领到工资就急忙赶到超级市场抢购冷冻食品,买东西常常要排两个小时队。人们的另一个迫切要求是将克鲁赛罗(巴西货币单位)兑换成美元。外国游客的涌入使巴西人沸腾起来,因为这正是他们设法兑换货币的天赐良机。
    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形势,巴西总统决定花100天时间集中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他选中了36岁的泽利亚·卡多佐,任命她为经济部长。巴西的经济部长在内阁中是第二号人物,责任重大。
    一个年仅36岁的妇女担任如此重要的部长职务,这在巴西是罕见的。更有甚者,她面临的是一种爆炸性的经济形势,她必须迅速找到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在这种严峻的挑战面前,泽利亚没有畏惧退缩,而是勇敢地挺身而出。天降大任于斯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泽利亚博士”(巴西人对她的亲切称呼)真象是一位打“虎”英雄。她把自己关在圣保罗一家饭店里,同她的“反通货膨胀别动队”仔细运筹。研究制定二次大战以来巴西最大胆的经济计划。出于经济计划制订过程的严格保密需要,她和她的合作者在那里紧张繁忙而又无声无息地度过了几个星期。
    在新总统就职几分钟后,泽利亚·卡多佐在电视上宣布:克鲁赛罗贬值50%,冻结银行里所有5000法郎以上的存款……消息传来,全国震动。巴西经历了近年来最动荡的一个星期。泽利亚主持制定的反通货膨胀计划象电休克疗法那样发生了作用并改变了巴西的面貌:货币流通量很快从1200亿美元减少到350亿美元,饭店顾客寥若晨星,街道冷冷清清,一些航班被取消(由于没有乘客),圣保罗交易所里行情急剧下跌。但是,几十年来巴西的物价第一次开始下降。在这场暴风雨中,泽利亚既没有自卑,也没有失去对周围工作人员的信任。她一再说:“我们将赢得反通货膨胀斗争的胜利。”
    泽利亚的经济计划的首批措施,打击的主要目标是巴西官僚主义制度的顽固堡垒。几天时间里,政府决定:将官方的汽车卖掉70%(政府机关共有汽车3.4万辆),只保留一些流动汽车:取消24个机构;卖掉供官方人员旅行乘坐的几架飞机;拍卖1万套公房。
    巴西的官僚主义者和圣保罗的特权分子发出了不满的叫喊,口出恶言,反对泽利亚。但是,普通的老百姓却高度评价泽利亚的“大扫除行动”。泽利亚回答官僚主义者们的指责说:‘‘政府必须作出榜样。”
    (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