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官方“三不”应打破 两岸“三通”宜进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0-04-30

    【台湾《自立晚报》4月22日报道】题:官方三不宜打破两岸三通应进行
    “官方三不”应否打破以及“直接三通”是否采行,是在当前政府大陆政策内容中,最具争议也最受到挑战的一环,并且可能成为国是会议讨论大陆政策及两岸关系的焦点所在。从本报记者亲访国是会议筹备委员及资料的搜集得知,多数筹备委员(2/3)都主张官方的三不政策应予打破,两岸的直接三通应该进行。
    25位筹备委员中,已知至少有16位是主张打破官方三不政策的,反对的则只有5人,而主张采行直接三通的也达15人,另有6人是持反对意见,显示国是会议筹备委员对未来的大陆政策抱持积极态度,相较之下,政府的现行政策则显得保守消极。
    不少筹备委员对打破三不政策,都是以“接触、谈判”为优先,至于“妥协”则因政治上的解释意涵过于迂阔,态度上保留许多。
    时机问题是大陆政策上十分重要的一环,以当前国人与对岸交流之频繁,打破官方三不政策已逐渐形成一定的共识,但应该何时打破,则人言人殊。
    这个问题同样出现在筹备委员身上,受访的筹委中,只有蔡鸿文提出在一到两年打破三不、实现三通的时间表,多数筹委则未能说出明确的时间,这亦反映出大陆政策的调整牵涉层面太广,即使是主张采积极态度的筹委,也不愿贸然提出可能自我设限的时间表来。
    至于三通问题,多数筹委认为这是无可避免之事,部分筹委则为台湾企业界出路着想,如张俊宏认为两岸应具互补作用;蒋彦士则强调经贸交流必须加强,才能促进统一的及早实现;吕亚力即反对采通案处理,主张某些有关国家安全或高科技产品均需有所限制;胡佛则强调应在对等和平原则下进行;康宁祥建议成立中介机构;黄信介指出应注重预警措施。显示多数筹委在积极中仍有所戒慎与保留。无论如何,三不与三通显然都是筹备委员面对大陆政策与两岸关系,最为关切的问题。从筹备委员的态度看来,打破官方三不及两岸直接三通,确有可能在国是会议期间获致结论,这将是我国大陆政策的一大突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