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管理文明 改造有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9-05-30

    【合众国际社北京5月7日电】题:劳改农场(记者戴维·施韦斯伯格)
    在靠北京郊区的一条土公路旁,有一个令人生畏的大院,门口贴着“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的标语,这同院子四周的岗楼和红砖墙上的铁丝电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就是北京市关押少年犯的最大监狱——北京劳改农场。这里关押着573个犯人,半数是轻罪屡犯,大多数是小偷,其余的则是重罪犯。
    我所见到的4个男在押犯几乎都是年轻人,最大的19岁,最小的13岁。有4个女孩是被分开关押的。
    他们每天早晨6点30分起床,然后做早操、吃早饭。上午和下午从事劳动和学习,晚上看书、看电视或是打乒乓球,10点关灯就寝。
    监狱长说:“我们的目的是教育他们、改造他们和帮助他们出狱后寻找工作。我们的管理是非常文明的。”
    的确,院内的警卫人员都不佩带武器,气氛是轻松的。但是3米高的围墙上架着电网,岗楼上有武装警察值勤,囚室的门窗上都装有铁栏杆。
    但一位武警老战士指出,“如果控制不严,每天都会有人试图逃跑,我们不得不严加监视。”不过他又说,去年只发生过两起逃跑事件。
    在这里的劳动是强制性的,囚犯们有的栽葡萄、种蔬菜、管果园和养鱼;有的做饭、洗衣;有的则干木工和电工活。
    但绝大多数囚犯干的是能为监狱挣钱的体力劳动,如为邮局运送集邮册,为当地一个汗衫厂拆毛线。有的犯人就在囚室里干活,因为房子紧张,每间囚室晚上睡8到10个人,白天则充当工作间。
    囚室之所以拥挤,是因为教育失误促使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造成的。
    监狱长说,在押的囚犯一般接受三种教育——政治教育、课堂教育和职业教育。
    但他承认,由于经费紧张,狱中工厂开业的很少。
    监狱当局每月拨给每个囚犯相当于10美元的伙食费和1美元的零用钱。
    伙食以米饭、馒头和蔬菜为主。亲属每月可探监一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