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我所看到的中东(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9-01-03

严格的安全检查
    从伊拉克到科威特,到处都遇到严格的安全检查。
    一般机场只有行李和人身检查两道关卡。而在巴格达机场,对托运的行李、手提小件和人身安全却检查了四次。登机后,在机舱口对人身又检查一次。检查的目的,一是不准把外币和伊拉克用外汇进口的物品,诸如金银器和咖啡,带离出境。凡不准带出境的东西,一经查出,即行没收。这是伊拉克在外汇不足的情况下为抑止外汇外流所采取的一项严格措施。检查的第二个目的是严防携带武器和爆炸物登机。几年来,劫机和爆炸事件在中东接连发生,伊拉克又处于战时状态,对这个问题特别敏感。因此,遵友人嘱,我将包括水果刀和钥匙串在内的一切容易引起人注意的金属物品都打到托运行李中,以防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岂料,在人身检查时,我还是被叫到一边。摸了半天,原来是留作纪念的一个小硬币遗留在我上衣口袋中。我取出来,检查人员耸耸肩,好似说:「瞧,任何东西都甭想逃过我的眼睛。」
    科威特机场的检查没有这么严,但机关、企业安全检查之严却远远超过伊拉克。新闻大臣会见我们那天,汽车开到新闻部大门口,只见正对大门停着一辆军车,车上架着机枪,机枪后面是两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如临大敌一般。戒备如此森严,当然不是针对我们的,而是每天如此。卫兵拦住我们的汽车,按事先拿到的名单将车上的客人一一核对,并坚持要打开汽车前盖和后背箱检查。虽然我们乘坐的是外交车,检查也不能豁免。
    按照新闻部的安排去外交部采访外交次官时,我们的汽车则根本不准进大门,而是要按指定地点,停到离外交部老远的地方。据说外交部以外的车都得这样,以防汽车上装有炸弹。进大门后,出示身份证,以身份证换领准入证。到办公大楼门口,人和提包也要象在机场那样经过安全检查,方准入内。
    政府机构如此,工厂也不例外。一天,我们根据新闻部安排去参观一家炼油厂。新闻部报来的参观名单上是四个人,而由于使馆派了高级外交官陪同,我们共来了七个人。但是,对不起、不管是什么人,名单上无名者一律不准参观。
    据说某国随总统来访的一位部长的名字因从参观名单上漏掉,也失去了参观的机会,而待我们四人要去参观时,卫兵又要求按护照核对名单。但我们没有随身携带护照。厂方极力疏通,安全人员铁面无情,就是不放行。
    交涉一个多小时无效,主人无比歉疚,我们只好扫兴而归。这个工厂是科威特最大炼油厂,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其经济命脉。我们跑了几十公里路没能参观,不免感到遗憾,但对他们这种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认真态度却感到钦佩。(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