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我所看到的中东(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9-01-02

从寥寥无几的航班乘客谈起
    今年八月,两伊战火刚停,我搭乘中国民航班机从北京飞赴中东,首站是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飞机二百多个座位,但乘客却只有十二名,还不及乘务人员多。
    几年前,我走过这条航线。那时,飞机上乘客总是满满的,行李很多,往往连机舱通道都阻塞了。而今,为什么竟这样萧条呢?
    常驻巴格达的朋友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给我算了一笔帐。两伊战争开始的最初几年,伊拉克这个盛产石油的国家,每天生产石油三百五十多万桶,年收汇约二百亿美元。同时,还有大量外汇储备。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几年中,中国各外贸公司纷纷在伊拉克开办办事处,年贸易额最高达到二亿多美元。中国的纺织品、轻工业品、建筑材料和五金产品在伊拉克有良好的声誉。同时,中国在伊拉克承包了住宅、公路、桥梁和港务等诸多工程项目,劳务人员达到二点六万多人。当年,在北京到巴格达这条航线上,真是客商如鲫,劳务人员如云啊。
    我的朋友还粗略地算了另一笔帐。他说,随着两伊战争的不断升级,伊拉克的石油生产和加工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石油日产量下跌到二百四十万桶,收入下降到一百三十亿美元。收入锐减,而开支猛增,仅军费一项每年就是八十亿美元。
    这几年,伊拉克不仅进口减少,而且采用延期付款方式。中国不少公司不愿成交,贸易额去年下降到八千万美元,今年上半年仅有三千万美元。现在,中国对伊拉克贸易实际上处于半停顿状态,个别公司甚至把代表撤走了,没有撤走的也多是守摊子。另一方面,中国在伊拉克承包的建设项目,有的完工了,有的未完工,但在一定程度上处在停工待料状态,新上马的项目很少。因此,目前在伊拉克的中国劳务人员只剩下大约七千人,仅为高峰时期的四分之一。
    这样一算,民航班机的萧条问题就很清楚了。(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