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对华投资是在中国立足的战略决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9-01-02

    【法国《发展论坛报》12月16日文章】题:中国给外国投资者更多的保证(记者玛丽—洛尔·科尔松)
    10年前,中国开始了历史性转折。邓小平宣布开放和经济现代化。改革使中国模式逐渐变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中间模式。让—雅克·莱卡强调指出,“在中国投资,不管付出多少代价,是在中国立足的一个战略性决定”。
    设在北京的唯一一家法国律师事务所梅耶—韦尔瓦—杜蓬律师事务所的夏尔·梅耶及其驻京代表克洛德·博雷最近会见了本报记者。记者问:鉴于中国经济常常发生意外变动,要在这里立足是否有道理?夏尔·梅耶答:与环境悲观主义者的看法相反,我认为尤其不应当放弃在中国立足的想法。中国经济在发展,生活水平在提高,今后四、五年,5%的人口即6000万人的购买力在中等水平以上。另一方面,中国无疑是管理得最好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目前的经济过热,但可以相信,经济螺栓是会拧紧的,这就是中国管理的特点。最后,中国是一个能很快吸收新工艺技术的国家。不要忘记中国已能制造和发射火箭。因此,不仅不应丢掉这个市场,而且应当寻求机会与中国伙伴合作夺取在这个地区的新市场。
    问:与中国伙伴如何合作呢?梅耶答:办法就是采用补偿制度或合资经营来转让工艺技术,合资经营本身又有许多形式。法国在这方面相当落后了。博雷答:直到70年代末,可以说寻找中国伙伴较为容易,因为只有几家大公司垄断谈判。由于结束了对外贸易垄断,对话者增多了,这既带来了自由,又带来了困难。
    各省都公布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项目名单,其中许多项目由于中国人的估计往往不现实而不能实现,例如在建立一座工厂之后,工厂得不到燃料供应。权力下放和现代化并没阻止许多事情仍要北京批准。
    问:争吵的情况是否增多了呢?博雷答:中国原则上喜欢以和解的方式解决争端。但是,最近两三年来诉诸仲裁的案件增多了。北京仲裁法院去年处理了60起案件,目前有250起纠纷悬而未决。梅耶答:企业法在中国是新事物。文件涉及国际交往部门,但也涉及“不稳定地区”。因此,合同的重要性就在于它能说明和防止某些暧昧之处。其次,如果说法国的法律确保合伙人之间签定的条约不变,在中国人们则倾向于认为合同应随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这种灵活性势必有损于外国伙伴的利益,而且使问题复杂化。总之,可以说现在法律保证的程度比以前大多了。10年前总的情况是法律模糊不清。
    问:在哪些问题上有争执?博雷答:最多的抱怨是中国伙伴不遵守产品质量规定,不遵守交货日期。
    许多外国公司还抱怨他们任意提高价格。而中国公司埋怨向他们提供的设备不可靠,或不适合中国情况。
    问:您对中国市场如何评价?博雷答:目前总的问题是无组织和通货膨胀率据官方数字是20%,使得人们难以进行预测。但中国无疑是新近一批可靠的市场之一。许多公司在中国已有好多年,并获得赢利。雷米·马丹公司是第一家中法合资经营公司,已经把它的利润用于再投资,扩大其工厂了。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上要有耐心,要有中期或长期的准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