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阅读
  • 0回复

西德《商报》载文认为:海南岛应推行理智的工业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8-12-02

    【西德《商报》11月2日文章】题:幻想之岛副题:中国南方海南省冒着风险搞进入工业时代的“大跃进”(作者克里斯托夫·拉贝)
    自北京决定把海南岛变成可以炫耀的经济特区,海南岛享有省级待遇和香港商人、日本康采恩代表踏上这个岛屿开发新的盈利泉源以来,这个岛与世隔绝的状态已成过去,向着未来的跃进已经开始。中国政治家沉醉在一片幻想之中。
    来到幻想之岛的人却丢掉了幻想。口袋里不装有工作合同的人一踏上这个岛屿遇到的就是居留、工作和住房等一系列无望解决的官僚主义障碍。用“东方夏威夷”称号大做宣传的这个热带岛屿上既不好找工作也缺乏工业化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到处缺少电力、公路、运输设备、港口、通讯工具和住房。
    缺钱不仅使最贫困的人心情沉重,就是海口的省计划人员也为筹措资金伤透脑筋。
    内地是资本的主要来源。最近几年北京拿出了近40亿元。但首都的财源能维持多久很难预料,因为它本身雄心勃勃的开发项目也很多,预算负担也很重。外国投资者是否真的象所期望的那样解囊相助,除带来热切期望的技术之外也为购买设备和开发基础设施提供美元,这还要拭目以待。
    有一点是清楚的:在当前条件下现有的140家合资企业很难摆脱赤字的困境。
    外国康采恩对计划人员的攻势迄今持相当谨慎的态度,1987年10月到1988年4月达成了约100个合同,数额仅1.1亿美元。国内外感兴趣者说有意搞的其他项目估计数额达40亿美元。但是,纸上什么都可以写。
    恰恰是台湾人反应冷淡。台湾远东贸易公司驻香港代表理查德·
    秦说:“据我所知,没有多少台湾人有兴趣在那个
    穷岛上投资。那里的基础
    设施十分落后,我们的企
    业家宁愿同大陆做生意”。
    国内的竞争也使海南的战略家们感到相当头痛。
    海南岛上的当局很可能由于沉浸于最初的陶醉情绪而看不清实际的可能性。海南岛的发展目标令人怀疑。是否能通过钢铁加工业跟上发展进程,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应当告诫北京:国家的重工业是个花钱的无底洞,“投资建设”现在就在吞掉太多的资金。海南这块地方虽然有矿藏,但并非可办任何工业。同中国重要的经济和消费中心的遥远距离就说明了这一点。
    该岛还保留着的自然魅力,它的地理位置以及邻近地方的发展,都提供了足够的论据,可以说明该怎样来推行理智的工业化。这需要有眼力,需要看到成本与盈利的比例关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