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中国应治理外贸环境整顿外贸秩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8-11-30

    【本报东京11月25日电】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专务理事中田庆雄先生今天向记者提供一份书面材料,题为《支持三中全会决策,建议治理外贸环境、整顿外贸秩序》,摘要如下:
    在中国外贸工作方面,出现许多问题,如乱搞水货,多头对外,抢销热门货“生丝大战”、“板栗大战”,搞毁多年精心培育起来的名牌商品,质量下降,不遵守合同,认钱不认信用等,极为令人伤心。这已经损伤了国际朋友对中国的信赖,贬低了中国对外信用。
    中方内部抬价抢购热门货,搞毁了质量,无法执行合同。例如,中国板栗是经过日中双方专业公司的努力发展到一年3万多吨有着80年历史的友好传统商品。经营的专业商客户100多家。为了改进板栗质量,经过10年多的技术交流合作提高了名气,发展了数量。1987年还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在日本举办了“中国板栗宣传周”,扩大了销路。但今年河北省对日板栗合同只能执行47%,歉交53%。而且河北从外单位抢购去的,不分大粒小粒规格,低质量混交。原因据说是:其一是今年歉收;其二总公司委托的有关分公司抬价抢购,混水摸鱼抢购了计划以外的货源,给河北省公司造成了很大困难。更严重的是垂眠栗、飘浮栗特多,质量、味道极端降低,贬低了整个中国板栗名气。正常合同交不了货,计划外不正常地乱采购。
    又如,今年上半年日本商社从广东进口了竹制篮子。提货后发现大部分发霉变黑,用户无法使用。发霉原因是竹材没烘干好。买方提出换货要求,但卖方不认。
    再如,今年10月,日本自云南省进口的松茸里,进口后零售到消费者家庭,用菜刀切开时发现了铅块,是人工夹进去的。为了卖重量而夹进了铅块,这一事实在日本电视台广播后,大大贬低了中国商品信用。
    根据以上事实,也可以说,中国外贸秩序必须治理,否则改革的成果也受到破坏。中国商品若在日本和国际市场上失去其地位,要重新恢复其信用又须付出10多年的时间,将会造成恶性循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