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中国电影面面观(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8-04-01

    吴天明先生脚下必须多加小心了。不过,至今他的钢丝还是走得挺棒。他说:“我们必须时刻考虑赚钱。我们厂一年大约拍8部片子,如果全部赔钱,那制片厂只有关门大吉。糟糕的是新拍的几部片子都亏本了,所以我们准备弄几部纯娱乐片来弥补亏空。只有经济情况好,才有条件拍些高质量的片子。我们希望其中产生获大奖的片子。”
    同时,吴天明还必须时时给那批理想主义的导演打气,对此他的技术亦很高超。他认为搞电影的必须了解人民。他说:“我的看法是每个电影制片厂都应当独具特色,努力反映当地的生活。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表现黄河流域的风土人情,光阴面与阴暗面并重。我们厂的导演多数是本地人,对本地感情深厚,了如指掌。非本地的导演,我让他们参观工厂,到农村住上一个来月,他们便能对农村情况有所认识,有些编剧甚至在地方行政部门兼职。”这样,吴天明便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他坚持了传统。
    不可否认,电影界的大部份争论源于“代沟”。年轻的导演们30多岁,而电影评论家们大都年过花甲了,处于两者之间的是吴天明一类的中年人。不过,中国的电影导演没有持不同政见者,陈凯歌、黄建新、田壮壮都力图表现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他们可能用批判的眼光揭露社会弊端,但对这个社会的根本制度却是坚信不移的。吴天明强调指出老年、青年电影家要相互理解、共同合作。他说:“两代人的合作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决定因素。老一代电影工作者有很多宝贵经验。最佳方法是把老一代的内容与新一代的艺术技巧融而为一。艺术形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新形式来表现有深度的内容。”(译自英国《经济学家》周刊)
    (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