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苏联学者讨论中国经济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7-11-27

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特点是发展变化频繁和自相矛盾;预料生产增长速度将下降,其原因在于粗放增长的潜力耗尽以及发展目标和任务复杂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特点是发展变化频繁和自相矛盾;预料生产增长速度将下降,其原因在于粗放增长的潜力耗尽以及发展目标和复杂化  
    【苏联《经济报》(周报)第38期刊登该报“圆桌讨论会”材料】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改革:基本方针(原编者按《经济报》编辑部收到许多读者来信,在这些来信中读者要求介绍中国经济改革的内容和基本方针。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编辑部举行了“‘圆桌会议”。)
    《经济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有哪些“基本思想”?季培连科(苏远东研究所所长):我认为,可以看出进行现阶段改革的三个基本方针。第一。活跃企业的活动;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市场”;第三,向主要利用经济杠杆过渡。中国的经济学家把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同活跃商品货币关系联系在一起。这里指的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的商品市场。还提出今后要建立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和科技情报市场。科尔库诺夫(苏远东研究所某研究室主任):可以说,中国现在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劳动组织制度,在这种制度中,这样一些因素,如劳动力安置、职工培训、通过“劳动服务公司”对剩余劳动力进行社会调整等,都能密切联系在一起。季塔连科:在继续介绍中国正在形成的各种市场时,应该指出,全国金融市场发展得最差,尽管银行在给企业发放贷款时拥有很大的权力。发展股份形式仅涉及一小部分企业,对企业发行股票的情况上级有严格的监督。孔德拉绍娃(苏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的确,金融制度的改革目前尚处在初期阶段。这一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同时也伴随着这样一些因素,例如,削弱了金融集中化的程度,预算外资金、贷款和货币周转量出现了计划外的增长。
    《经济报》:中国农村实行经济改革的特点是什么?科尔库诺夫:采用包产到户的办法使农户变成了基本核算单位,固定给每户的土地为期15年或更多年限。1985年开始的第二阶段的农村改革规定,以利用市场关系、加强城乡改革相互联系的办法来完善农业结构。整个说来,农村改革在发展农业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起了良好作用。发展农业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活劳动集约化和利用小型机械能解决的。
    然而,经济在现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进一步集约化的可能性基本上已经用尽了。人们认为摆脱中国目前状态的出路是提高生产、从质量上改变物质技术基础和农业技术创造物质条件,是增加投资。除了国家投资外,指望利用农民资金以及乡村企业的部分利润。任务是改变农民宁肯把钱花在消费,包括盖住房上,而不肯把钱花在扩大生产上的状况。
    《经济报》:近来农业发展速度明显下降是否意味着表面上的潜力已经用尽了呢?科尔库诺夫:中国公开地指出了农村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例如指出了经营小块土地的农民的有限潜力与扩大再生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指出了劳动力过剩条件下农业机械化、财产上的分化和就地寻找生产性投资来源等问题。主要任务是将更深化的集约因素纳入基本上已经耗尽的发展生产的表面来源。目前,中国农村需要在农业技术基础、采用更合理的现代化生产工艺、农业经济结构改革方面取得崭新的进展。
    《经济报》:在改革基建综合体管理的过程中如何保证遵守优先投资政策呢?尼科达(苏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近来这个领域里的许多严重问题激化了。例如,行政对基建的监督的削弱和中央管理机关的活动范围在扩大地方经营自主条件下的缩小导致了国民经济不平衡状况的明显加剧。普遍存在着加速兴建在消费需求日益上升条件下很快可以得到补偿的加工工业企业以及燃料原料系统和基础设施明显落后的现象。
    《经济报》:经济改革对社会的社会经济结构有什么影响?科诺瓦洛夫(苏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的公有制有两种形式,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同时,个体经济以及建立在中外合资基础上的经济领域也恢复起来并得到了发展。不同经济成分的存在绝对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作用的削弱。可以说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是多种性、所有制与经营形式多样,同时全民所有制仍起主要作用。这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国家过渡时期的特点之一。
    《经济报》:怎样估价实现经济改革的初步成果?季塔连科:中国的国内经济状况的特点是经济发展变动频繁和自相矛盾。一方面,多种工业品,尤其是农产品生产提高的速度明显上升,市场活跃,居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自发因素,价格上涨,财产差距加大。在技术进步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中国现在尖锐地提出要改善增长的质量,逐渐从生产的数量增长向完善生产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采用节能工艺过渡。许多专家认为,物质生产各部门的总产量指标的增长速度将下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粗放增长的潜力耗尽、发展经济的目标和任务复杂化。今天,中国经济学家强调经济的质的改造和使经济实现根本性现代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