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替孩子找出最佳学习方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7-09-01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儿童学习方式是有个别差异的。
    感官感觉:在学习新事物时,个人所喜用的感官感觉,往往因人而异。美国心理学家黎斯曼把学童分为3类:
    (一)视觉学习者:此类小孩之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经过视觉过程,主要凭个人自己去看去读。
    (二)听觉学习者:此类小孩之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经过听觉过程,主要凭老师讲个人听。
    (三)体觉学习者:其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经过听觉过程,主要凭个人亲自去做,要让他们去触、去摸、去做,动手动脚,手脑并用,收效才会可观,兴趣才会高昂。
    认清孩子的感官感觉,然后找出与之配合的教学方式,那么必收事半功倍之效。
    概念速度:当我们面临待解决的问题时,所采取的解答方式,往往大不相同。有些人即问即答,而有些人则三思而后答。心理学家凯淦把这种特性称为概念速度,他把孩子分为两类:
    (一)沉思型:此类儿童在解答问题之际,常一思再思三思,面面俱到,待把各个角度都考虑透彻后,才给答案,因此在外人看来,他显得从容不迫、慢条斯理、甚至缓滞迟钝。
    (二)冲动型:此类儿童恰好相反,面对待解的问题,表现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反应敏捷,好象不思而行似的,绝少停下来衡量一下答案的正确性,因此在外人看来,他总是莽莽撞撞,急急匆匆的。孩子的“概念速度”既有如此的个别差异,老师的教学节奏,自应做相对的配合,借此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对于沉思型的孩子,其教学节奏应较慢,好让孩子有更多的思考时间。而对于冲动型的孩子便应该较快,以免令他感到沉闷冗长。尤其重要的是,切勿将沉思型的儿童视同迟钝愚蠢,而间接遏止其潜能的发挥。也勿对冲动型孩子的错误答案,冷嘲热讽,而无形中抹煞其个性。因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在发展个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