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纽约时报」奚落戴高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0-04-26

    【新华社日内瓦22日电】“纽约时报”20日刊载苏兹贝格从巴黎发出的一篇文章,题为“友好也掩盖不了的问题”,摘要如下:
    美国人同戴高乐那样的人打交道是没有什么经验的。他具有十足的威严态度,这种威严类似昔日帝王的那种威严,然而在当今的民主时代,连王朝也没有这种威严了。当他还是军官学校学生时,他的上级就说:“他的举止像一个流亡中的国王”。
    戴高乐有意识地使他本人体现着他要使法国重新取得的那种威严。如果他的国家仍然居于第二流的地位,他宁可对这种事实置之不理,以他决心要取得的那种力量来行事。以前,他曾经处于较弱的地位而并未放弃他顽固地追求的东西。
    法国的政策和美国的政策在某些方面是完全不可调和的。必须用我们两国之间固有的善意使因而造成的间隙不致扩大。
    虽然戴高乐承认在这个缩小了的世界上“谁也没有绝对的独立”,但是他却谋求为法国争取更多的“独立”。他希望欧洲终有一天在法国领导下统一,在作为他所谓的“安格鲁撒克逊和苏维埃阵营”之间的仲裁者方面取得更大发言权。因此他需要阿尔及利亚和平,同西德密切联系,拥有自己的核打击力量。
    迄今为止,他尚无这种大陆联盟、在阿尔及利亚尚无和平、也尚无强大的原子军队——但是他以他好像已拥有这一切的姿态来进行谈判。他深信几年内不会发生大战,所以准备使盟国的团结受到压力以实现他的目的。因此,他要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进行基本改革,并以法英美三国委员会作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公认的首脑。
    这位将军异常顽固。如果他不能以这种方法恢复法国的“独立”,他便打算进一步松开他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间正在日益松散的联系。
    我们面对着极其伤脑筋的难题,我们喜欢关于包括法国的欧洲统一的想法,但是我们不喜欢这种暗示:有一天,这可能促使切断它同大西洋彼岸的联系。我们或许更不喜欢这种当前的想法:建立三大国指导机构以便为全球拟订计划。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