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玻利维亚的经济奇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7-08-28

    【拉美《视界》杂志7月13日一期报道】题:安第斯的奇迹
    1985年1月到5月玻利维亚通货膨胀率累计达到令人生畏的804.19%。预计12月达到60000%,当时保持了拉丁美洲通货膨胀的绝对纪录。
    79岁的帕斯·埃斯登索罗1985年8月6日第四次出任总统,短短几周后他采取大胆而严厉的措施,在世界历史上居第七位的高通货膨胀率于是嘎然而止,社会动乱随之平静下来,今日玻利维亚令经济专家们刮目相看。
    埃斯登索罗1952年首次登上玻利维亚政治舞台,他推行了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革命。他主张经济国有化,分配了大庄园主的土地,把锡矿收归国有。现在埃斯登索罗又反对国有化,主张经济自由化。
    1985年他面临的任务比1952年时困难得多。经济崩溃,企业破产而又不敢关闭,税收还不到国内总产值的1%,石油公司毫无活力,1升汽油仅卖2美分,比索的官价为57000对1美元而平行市场上则为100万比1,通货膨胀率到8月份达到24000%。
    在就职3周后,他的政府通过了著名的21060号法令。比索汇价实行浮动,汽油每升提价为30美分,严格限制开支,中央银行接到了不发行新货币的指示,国营公司被关闭或转让,取消食品价格补贴,取消海关限制、允许自由贸易,私人企业可以自由聘用或辞退工人。
    法令使玻利维亚人震动,但通货膨胀嘎然而止。1987年5月,通货膨胀率仅有0.34%。1美元对比索汇价也从180万变成20万。这等于是经济奇迹。
    玻利维亚的新经济政策运气不佳。在实施3个月后,从伦敦传来了锡价下跌的消息,每镑价格从5.5美元跌至2.2美元。而玻利维亚锡矿的生产成本居世界首位,每镑8美元。政府下令关闭大部分锡矿,辞退了国营矿业公司2.7万人中的2万人。私人企业也如法炮制,失业率从16%上升到18%。
    新经济政策的第二次打击也来自外界。在石油降价后,天然气也跌价。从1972年起购买玻利维亚天然气的阿根廷要求降价。每天销售2亿立方英尺,1000立方英尺售价3.7美元,这笔交易占玻利维亚出口总额的60%。
    政府不顾这些挫折,继续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税收改革使习惯于税收制度混乱和漏洞甚多的玻利维亚人受到震动。税收已增加1倍。
    今日玻利维亚街头的观光者如果作一番今昔对比,便会惊叹不已。街上出奇地平静,很少发生学生示威游行。这不是说,玻利维亚是天堂。由于失业率高,拉巴斯变成了成千上万小商贩聚集在一起的市场,但是秩序井然,商品丰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