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尼日利亚:残疾人在街头行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7-06-23

    【本报拉各斯6月12日讯】(记者蔡国忠)驾车在尼日利亚城市里穿行,随处可见沿街乞讨的残疾人。他们或在路旁向缓缓移动的车流招手乞讨,或在亲友带领下到时开时停的车队中间徘徊讨钱。他们中有四肢残缺者,有盲人和烂掉手指的麻风病患者。有的打赤脚,有的穿一双穿底的塑料凉鞋,终日在滚烫的柏油路上往返奔走乞食讨钱。尼日利亚是世界上残疾人最多的国家之一。据官方统计,全国1亿多人口中残疾人占1/10,达1000万。据说,仅在拥有500万人口首都拉各斯,流落街头的残疾人数就以万计。最近,记者采访北方名城卡诺时发现,几乎每个十字路口都有一群残疾人和其他乞丐围着等候绿灯的车辆隔窗讨钱。今年5月该市政府以有碍观瞻为由出告示禁止乞丐沿街行乞。大批残疾人闻风而动蜂拥一般来到未出告示的卡杜纳州首府卡杜纳市。乞丐之剧增使该市市容突变,居民叫苦连天。
    尼日利亚城市街头残疾人多产生于战争、交通事故和传染病。1967年至1970年,联邦政府和当时东区之间进行的比夫拉战争除使150万人死于非命外还留下大批伤残者。70年代,随着石油工业的兴起和石油美元滚滚而来,尼进口汽车猛增。由于交通管理混乱,尼交通事故频发,成为世界上交通事故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官方宣布尼每年发生车祸3万多起,许多受伤者后来沦为街头乞讨的残疾人。
    10多年来,尼政府也注意到了残疾人流落街头问题。1975年至1985年,联邦政府拨款1600万奈拉
    (当时约合1600万美元),在全国各地办起6所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康复中心。但对1000万残疾人来说,这毕竟是杯水车薪,大批残疾人依然流落街头。
    主要靠出口石油维持国民经济的尼日利亚,去年因受国际石油大跌价打击,经济衰退。今年以来城市街头残疾人行乞现象趋于严重。为此,尼多家报纸、电台最近发表文章社论呼吁社会团体关心残疾人问题,要求联邦和州政府拨出更多款项兴建新的康复中心,收容沿街乞讨残疾人,以改善尼国际形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