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中苏分歧不影响中国和东欧重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7-06-23

    【法新社索非亚6月21日电】题:赵紫阳结束对东欧的历史性访问
    观察家认为,赵紫阳以中国党和政府的首脑对东欧五国的首次历史性访问,向世人表明,在没有和苏联恢复两党间的正常关系的情况下,中国是可以与莫斯科的一些盟国在最高一级恢复关系的。
    匈牙利消息灵通人士指出:“在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刚刚开始的时候,人们曾普遍认为,与苏关系的正常化和与东欧各国关系的正常化这两种现象应是相互关联的。现在,人们认识到,中苏关系的正常化还要等一段时间。”
    观察家们提到,中国总理的访问同样突出地证明,在得到苏联同意的情况下,最近几年,东欧各国开始采取了接近中国的政策。而北京实际上从未与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中断关系。
    赵紫阳是最近几年在中国实行大胆的经济改革的主要倡导者,所以,作为一个内行,他对东欧各国为“解决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所进行的“探索”表示敬意。
    在中国总理与东欧国家领导人的会谈中,除了在世界裁军与和平问题上双方立场一致外,他们在涉及国际政策的问题上谈的东西并不多。
    然而,在赵紫阳访问过的好几个国家中,当地新闻机构谈到了双方在“某些国际问题”上的分歧,观察家们说,这主要是越南占领柬埔寨问题和苏联干涉阿富汗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这类分歧在任何时候都未使北京和莫斯科的东欧盟国之间的重逢受到影响。一位外交官评论说:“在访问期间,仅仅是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罢了。”
    然而,观察家们感到不解的一个情况是,6月17日赵紫阳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怎么会同时都在布达佩斯。是简单的巧合还是有意识的安排?这两个人没有会晤,观察家指出,从中苏关系的现状来看,这样一种会晤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在经济方面,赵紫阳的访问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东欧各国来说都使双方有机会重申,双方都愿意扩大它们之间的贸易,特别是在补偿贸易基础上的贸易往来。
    中国和东欧已经开始着手寻求一些新的合作办法。正象中国总理多次重申过的那样,双方经济体制上的相似性使合作变得更能尽人意。今后,中国与东欧五国将要搞的、直至2000年的一些经济、科技合作协定将为双方今后贸易的发展确定一个总的范围,这也是对中国与西方各国经济合作的真正挑战。中国在对苏外交中地位更加有利
    【共同社北京6月21日电】此间的东方消息灵通人士认为,赵总理通过同五国首脑的会谈,除了同意扩大双边贸易外,还在外交、国内经济改革等许多方面找到了一致点。可以说,中国以这次完全恢复同东欧各国的关系为立足点,在对苏外交上处于比以往更加有利的地位。
    赵总理在同保加利亚共产党总书记日夫科夫会谈时,总结了这次对东欧的访问。他的话给人以达到了完全恢复同这些国家停滞了近30年的党和政府间的关系这一预期目的的强烈印象。
    赵总理17日在布达佩斯会见记者时谈到了中苏关系,他说,“由于最大的障碍柬埔寨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政治关系没有特别的、实质性的进展。”但是他又说,“我们希望同苏联也建立睦邻友好关系”,暗示出中国将把这次对处于苏联强烈影响下的东欧各国的访问作为改善对苏关系的新的立足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