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访黄帝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7-06-21

    【《日本经济新闻》6月7日文章】题:访黄帝陵(作者陈舜臣)
    中国人常常自称“我们炎黄子孙……”。历史上是否确有黄帝其人另当别论,但黄帝却一直是中国人象征性的始祖。1903年,青年鲁迅在东京写下的表明要剪去发辫参加民族革命之决心的诗句就是以“我以我血荐轩辕”一句结尾的,表明了要把自己的鲜血献给黄帝的心愿。推进辛亥革命的团体之一“华兴会”则是以黄帝像章为会员章的。
    民国成立时,在以孙文的名字发出的文件上还写着“黄帝纪元四六○九年”的字样。
    今年4月5日,我访问了黄帝陵。它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目前在这里保存着的历代皇帝祭奠黄帝的祭文中,最早的是明太祖在洪武四年写的一篇祭文。清朝皇帝也常派使者前往黄陵。
    尽管在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没有进行正式祭奠活动的记录,但目前这里仍保存着自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以来的祭文。其中引人注目的要算国共合作的第二年,即1937年清明时在黄帝陵前相继宣读的3篇祭文了。第1篇祭文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派张继和顾祝同朗读的;第2篇祭文是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派陕西省主席孙蔚如朗读的;第3篇祭文是中国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和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派林祖涵宣读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黄帝陵开展正式祭奠活动是从1955年开始的,但从1962年起又中断了19年。1980年重开这项活动,祭文似乎又恢复了以前那种文体。今年的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文化昌盛,经济繁荣。一国两制,五洲共钦。祖国一统,华胄同心。昆仑毓秀,黄河澄清。美好现实,锦绣前程。”
    如果从目前中国的主流思想——唯物史观出发,把尚未证实其存在的传说人物作为中国各民族的始祖来祭奠,这种做法应被视为反科学的。但是把在清明之际在黄帝陵进行祭奠的行为作为向祖先汇报、表示决心、进行宣誓的一种方式,这种做法似乎得到了超越理性的民族感情的肯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