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日本青少年在想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7-05-04

    【香港《镜报月刊》3月号文章】题:日本青少年在想什么?
    将日本从战后废墟中建设成世界经济超级大国的两代人已分别进入70岁和50岁了。未来的日本将由青年人来继承。那么,承担着历史使命的日本青少年究竟在想些什么呢?博报堂生活总合研究所的“青年调查”从一个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愿“为社会服务”者凤毛麟角当青少年们被问到“现在最想要什么?”时,产生了如下的项目及百分比:
    金钱——49.9%;能力——31.3%;好运——24.7%;时间——24.6%;自由——22.3%;恋人、各类资格执照、汽车、摩托、爱、幸福、梦想等——8.4%。
    可见,趋向现实实惠是很显著的特征。连小学生也将金钱纳入希望的第三位。而精神的欲求与此相比暗淡无光,比如理想一项只进入第十一位。据“1987年版青少年白皮书”调查统计,当青少年被问到“10年后自己的情况”时,大多数人回答“大概结了婚并建立一个普通人的家庭”,其中高中生为47.4%,大学生为42.3%,工作青少年(15—29岁)为51.8%。其次百分比较高的回答是“结合自己的兴趣工作吧!”。而回答“从事使社会更美好的工作”的只有极少数人,其中高中生为2.7%,大学生为4.4%,工作青少年为1.1%,此外,回答“为社会服务出力”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寥如晨星。中小学生不想“快点成为大人”当他们被问到
    “将来想过怎样的生活?”时,选择贡献社会之生存方式的仅为10%,绝大多数是选择以自我愉快、有趣为生活的理想样式。更为有趣的是,当中小学生被问到“是否想快点成为大人?”时,竟然有68.3%的小学生、56.8%的中学生和57.2%高中生回答“不那么想”。其理由是:“成了大人总会有不安”,“看看周围的大人,狡猾的、自我任性的大人太多”,“孩子快活”等。染上“日本病”由上述数据可以勾划出当代日本青少年的实像:他们缺乏理想和对社会作出贡献的抱负而贪图个人的享受和轻松的生活。这种缺乏挑战勇气和敢于梦想的状况表明,日本青少年的能力与其父辈相比已急剧下降。其社会背景无疑有这样几个:1、日本经济从高度增长进入滞胀阶段,馆食社会的弊病已显示出来;2、家庭纠纷的增多,给孩子以不利影响;3、父母辈的自我满足、中流阶级意识泛滥对孩子思想潜移默化;4、教育的保守和死板。
    曾经是世界第一强国的英国,现在却拖上了久治不愈的“英国病”蹒跚于资本主义世界,那么,具有同样岛国之地理环境的日本,难道不可能染上“日本病”吗?从日本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有这样的担心决不是无中生有的忧天之想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