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亚洲四小龙”利用外国技术的经验(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7-05-03

    “四小龙”经济有活力,主要不是因为劳动力便宜,而是善于借鉴和消化外国的技术来提高生产率
    【美国《科学与技术问题》杂志春季号文章】题:亚洲“四家帮”利用外国技术的经验(作者拉·韦斯特法尔教授)
    位于太平洋彼岸的“四家帮”(香港、南朝鲜、新加坡和台湾)在过去25年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成就:出口增加了近100倍,出口结构从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工业品转向技术尖端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品。这种成绩的基础是它们工业能力极其迅速的提高。·多方借鉴为我所用·
    事实上,它们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不是由于低工资,而是由于技术活力:它们善于借鉴和消化外国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
    总的来说,“四家帮”并没有依靠外国的直接投资输入进来的外国能力。在南朝鲜和台湾,外资只在发展生产某些化工产品、机器、耐用消费品和运输设备的工业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显然,本地能力极其迅速的增强是他们出色成就的基础。这四家都把本地的能力同技术转让结合起来,从而逐步扩大和加强了自己的工业能力。由于吸收消化以前的技术转让而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因此,现在的技术引进越来越集中于尖端技术方面。
    南朝鲜在这方面堪称模范。在60年代和70年代的大部分年月里,它的工业增长大都属于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
    在这些行业的技术进步过程中,大部分加工和产品技术的引进没有经过明确的转让。有的是通过公开的技术文献取得的;有的是通过仿制进口的产品获得的;更多的是由在国外留学和工作的许多南朝鲜人带回国的,而专利的转让主要用于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外国技术的情况。·南朝鲜的成功模式·
    南朝鲜在吸收外国技术方面有两个模式:
    一是“学徒模式”:最初,南朝鲜的石化工业缺乏足够的技术基础,广泛依靠了外国技术。他们在取得技术转让的同时,努力使自己学到本领。如派出大批合格人员向转让技术的有关外国人学习,实际上等于当学徒。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很快地进行有效的生产,而且可以使南朝鲜公司提高自己的能力,用当地人取代外国人。南朝鲜第一个联合钢铁公司极好地说明了“学徒模式”的效果。它最初无法在国际上进行竞争,因而重视吸收消化外国技术并通过这种途径发展本身的能力,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能力的钢铁厂家之一。
    二是“模仿模式”:从殖民地时代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他工业部门采取“模仿模式”,通过不同途径吸收外来技术。他们的技术进步主要是通过实验取得的,也就是利用积累的经验和从各种来源获得的技术信息而取得的。机械工业部门从小作坊起家的许多小公司,最初是修理进口机器的,接着仿照他们修理的某些机器进行生产,并通过进口更好的设备和改进现有设备的方法逐步更新生产过程。产品设计则是依靠观察外国的技术和依靠利用从生产和使用外国机器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而逐渐更新。老的工业部门往往通过出口活动来吸收外国技术,它们通过国外订单具体规定的出口产品规格式样学到了不少的产品设计。土木工程公司通过认真观察在海外合建项目中外国技术人员的操作而吸收了许多技术。
    (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