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巴黎的小金边(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7-05-02

    巴黎的老市区,沿街多是六七层楼的饰有浮雕或艺术花纹的灰色建筑。可是,来到第十三区的依威利大道,映入眼帘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整条街的建筑物是新的,店铺多数挂着新油漆的中文招牌。依威利大道的东北角是多比亚克广场,从广场折向东南是楚依西大道,形成一个不等边三角。这个三角区是近几年新兴的“唐人区”,聚集着华人商店和公司100多家。巴黎第十三区的面积相当于柬埔寨首都金边,而这个“唐人区”的店家和居民绝大多数是从金边逃难到法国的华人,因此,人们称这个地区为“巴黎的小金边”。
    本世纪60年代,侨居印支的华人近300万,其中居住越南的约250万,在柬埔寨的36万,在老挝的不足10万。70年代以来,战乱、天灾人祸使印支华人遭受空前的苦难。1978年底,越南入侵柬埔寨,造成举世怵目的近百万人的“难民潮”,其中就有大量的华人。在联合国机构及泰国等东盟国家的安排下,印支华人分期分批被安置到欧、美、澳等国定居。这就造成海外华人分布上的大变化,即印支华人锐减(在柬埔寨越占区,华人现在只剩下三四千人),而北美、澳大利亚、西欧的华人大增。
    就法国而言,60年代以前华人多来自浙江青田、温州,仅数万人。而现在,旅法华人估计在12万以上,其中,广东潮州人占六七万人。这些潮州人绝大多数是来自柬埔寨的难民。其中有70%是1979—1980年在法国政府的安排下,被允许定居于巴黎的。其余30%华人于1969至1978年陆续迁来。当他们冒死通过各种渠道,扶老携幼踏上法国土地时,除了装着几件换洗衣服的小提箱外,一无所有。他们只好经过朋友的辗转介绍,找个暂时栖身之处并做苦工度日。
    (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